《小雅·采薇》先秦·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mǐ)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shù)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róng)车既驾,四牡(mǔ)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莫:同“暮”,年末。

靡:无。

猃狁: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也作“玁狁”,秦汉时称“匈奴”。

不遑:没有闲暇。

启居:指休息、安居。启,跪、坐。居,安坐、安居。

柔:柔嫩。

烈烈:形容忧心如焚的样子。

载:又。

戍:防守,这里指戍守的地点。

聘:探问,问候。

刚:坚硬,指薇菜长得老了。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盬:休止。

孔疚:内心痛苦。孔,很。疚,病痛。

来:归来。

尔:花盛开的样子。

常:棠棣,一种植物。

路:高大的战车,也作“辂”。

君子:这里指将帅。

戎车:兵车。

牡:雄马。

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骙骙:马强壮的样子。

腓:庇护,掩护。

翼翼:整齐的样子。

象弭:用象牙装饰的弓。

鱼服:用鲨鱼皮制成的箭袋。

日戒:天天戒备。

棘:通“急”,紧急。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战车。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讲解:

创作背景:《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关于它的具体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其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周代北方的猃狁经常入侵中原,给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这首诗很可能是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诗歌结构与内容:

前三章:以采薇起兴,通过反复吟唱“采薇采薇”,强调了士兵们采薇以果腹的艰辛生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心亦忧止”“我行不来”等句子,深刻地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归期无望的痛苦。他们因猃狁的侵扰而无法归家,过着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的生活,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如同燃烧的烈火一般难以忍受。

中间两章:描写了战争的场景,“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战斗的频繁,士兵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取得了不少胜利。“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则描绘了战车的装备精良以及士兵们的训练有素,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末章: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景衬情,将出征时的杨柳依依与归来时的雨雪霏霏进行对比,烘托出了士兵们历经沧桑、内心悲苦的情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进一步描绘了士兵归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孤独无助,他的悲伤无人能够理解,令人动容。

艺术特色:

起兴手法的运用:诗歌以采薇起兴,薇菜从刚发芽到柔嫩再到老去,与士兵们的戍边时间相呼应,不仅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巧妙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士兵们的思乡之情。

情景交融:诗中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如“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景色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士兵心境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士兵们的痛苦和悲伤。

重章叠句:全诗多次重复“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等句子,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对士兵们痛苦和思念的感受。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戍边士兵的生活和情感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和厌倦。同时,也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和勇敢,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岗位,为国家的安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诗词大全

94. 《小雅·采薇》先秦·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