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 泉眼:泉水的出口。

2. 惜:吝惜。

3. 照水:映在水里。

4.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在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小的荷叶才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早早地站立在上面了。

讲解: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南宋时期所作。杨万里一生热爱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此诗描绘的是初夏时节小池周边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艺术特色

拟人手法的运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惜”字赋予泉眼人的情感,仿佛泉眼舍不得泉水流走;“爱”字将树阴拟人化,好像树阴对晴天柔和的风光情有独钟。这种拟人手法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细节描写生动:诗中对小荷和蜻蜓的描写十分细致入微。“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个“才”字和“尖尖角”的描写,精准地捕捉到了荷叶初出水面的鲜嫩形态。“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早”字,体现出蜻蜓的迫不及待,同时也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妙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意境清新优美: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小巧玲珑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小池中的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池景观。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让人感受到初夏时节的蓬勃生机和恬静之美。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池及周边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池的精致与灵动,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细腻品味。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

诗词大全

6. 《小池》宋·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