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译文:

我特别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上面有黄莺在枝叶茂密的树林深处啼鸣。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的水势变得更加湍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横在河面上。

讲解: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他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句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首句写诗人独爱涧边的幽草,“独怜”二字,感情色彩浓郁,体现出诗人对幽草的偏爱,也流露出他闲适恬淡的心境。幽草生长在涧边,无人关注,却充满生机,这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次句“上有黄鹂深树鸣”,以动衬静,黄莺在深树中啼鸣,打破了涧边的寂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同时,“上”字不仅是空间上的描述,也暗示了黄莺所处的位置较高,与幽草形成了一种上下的对比。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雨急下,西涧水势湍急,渡口无人,小船独自横在河面上的景象。“春潮带雨晚来急”,营造出一种急切、动荡的氛围,与前两句的幽静形成鲜明的对比。“野渡无人舟自横”,则展现出一种宁静、自在的状态,小船在湍急的水流中随意漂浮,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两句诗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滁州西涧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诗人对幽草的偏爱,也有对自然变化的关注,同时还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矛盾心态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大全

34.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