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讲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 749 年(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在通西域的大路上偶遇返京述职的熟人,便作此诗请他给家人捎个口信报平安。
整体意境: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西行途中与入京使相逢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又体现出他的豪迈豁达。
首联“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向东望去,故乡长安在遥远的东方,“路漫漫”不仅指路途遥远,更暗示了诗人归期的遥远,增强了思乡的情感。“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诗人思乡之泪流淌不止,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具象化,一个因思乡而泪流满面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
颔联“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可以写信,只好拜托入京使给家人带个口信报平安。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无奈与急切表现得淋漓尽致,“逢”字紧扣诗题,“无纸笔”的困境更增添了几分急切之感。而“报平安”这简单的三个字,既包含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又体现出他的乐观与豁达,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不忘给家人报个平安。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口语般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雕琢,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将复杂的情感融入简单的场景之中,以小见大,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