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树绕村庄》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
陂(bēi)塘:池塘。
徜徉(cháng 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译文:
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溢满了池塘。迎着暖暖的春风,我怀着豪兴自在地来回漫步。小小的园子,却收尽了整个春天的风光。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地看到围墙,隐隐约约能看到几间茅草屋。在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在啼叫,燕儿在飞舞,蝶儿在匆忙地飞舞,一派大好的春光。
讲解:
创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秦观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公元1068 年 - 公元1077 年),当时他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他对乡村生活有了较多的接触和感受,被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从而创作了这首词。
上阕赏析:
起首两句“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词人从宏观的视角入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村庄的全景图。绿树环抱村庄,池塘水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不仅点明了地点是在乡村,也为整首词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绕”字和“满”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在这个村庄里无处不在。
“倚东风、豪兴徜徉”:词人沐浴在和煦的东风里,兴致勃勃地漫步。“倚”字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春风的依赖和享受,“豪兴”则体现出他此时愉悦的心情和高昂的兴致。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的动作和神态,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词人的目光被一个小园所吸引,园子虽小,却汇聚了春天的各种美景。桃花的红、李花的白、菜花的黄,色彩斑斓,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这里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之美,也体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
下阕赏析: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词人的视线从园内转向园外,远处有围墙,围墙内隐约可见茅草屋,墙外流水潺潺,小桥旁青色的酒旗随风飘扬。这几句描写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隐隐”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词人兴致所至,偶然间走过东面的山冈。这一句承上启下,使词的意境更加开阔。“偶然”二字体现了词人的随性和自在,也为下文描写更广阔的春光做了铺垫。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翻过东冈后,词人看到了另一番热闹的景象:莺儿在啼叫,燕儿在飞舞,蝶儿在忙碌地穿梭。这三个动词“啼”“舞”“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动物们的活泼姿态,与上阕中静态的春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艺术特色:
白描手法:整首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不加雕琢却又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动静结合:词中既有对静态景物的描写,如村庄、池塘、围墙、茅堂等,又有对动态景物的刻画,如莺啼、燕舞、蝶忙等,动静结合,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色彩鲜明: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如桃花的红、李花的白、菜花的黄,以及青色的酒旗,这些鲜明的色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春景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