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谙(ān):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讲解:

创作背景: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他青年时期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首《江南好》是其中的第一首。

艺术特色:

选材独特: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抓住了江南春天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以江为中心,展现了江南春景的独特魅力。

修辞巧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边的红花比作火,将江水比作蓝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鲜艳的江花和碧绿的江水。

色彩鲜明:通过“红”与“绿”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和相互映衬,给人以光彩夺目的视觉感受,让江南春景如一幅画卷般展现在读者眼前。

主题思想:这首词开篇就赞叹“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风景旧曾谙”则说明江南的美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过的,所以记忆深刻。结尾的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更是强化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又给读者留下了悠远而深长的韵味。

诗词大全

30. 《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