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zhāo):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仰望,仿佛耸入云端。这里形容白帝城之高。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啼叫。

轻舟:轻快的小船。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耸入彩云间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需一日时间。

两岸猿猴的啼叫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讲解: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在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之地的途中,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怀着极其欢快的心情,创作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2. 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的运用: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和“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里”与“一日”形成鲜明对比,极言船行速度之快,把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和长江水流湍急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万重山”同样是夸张,体现出船行途中山峦之多,同时也展现出小船在湍急江水中顺流而下的轻快感觉,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那种畅快淋漓的心境。

动静结合的画面感:“两岸猿声啼不住”是动态描写,猿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动静结合,“轻舟”是动,“万重山”相对是静,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使画面更具层次感。而且,猿声的动态描写也衬托出小船行驶的快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意境开阔与畅快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意境开阔,从白帝城的高耸云端,到千里江陵的遥远路程,再到万重山峦的连绵不绝,展现出一幅宏大的长江三峡画卷。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轻快的行舟过程,将自己获赦后的畅快心情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在江面上迎风疾驰的喜悦,情感表达酣畅淋漓。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乘船东下江陵途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长江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磅礴的气势。同时,诗中也充分表达了诗人获赦后轻松愉悦、归心似箭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诗词大全

25.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