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在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这里指吟咏、歌唱。
深林:指“幽篁”,即竹林深处。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讲解:
整体意境: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首句“独坐幽篁里”: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楚辞·九歌·山鬼》中说“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可见竹林之深幽。诗人独自坐在这竹林深处,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也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
次句“弹琴复长啸”:诗人在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曾担任过太乐丞,他在竹里馆中弹琴显然不是为了供人欣赏,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长啸”是拖长声音大声吟唱诗歌,弹琴还不足以抒发他的感情,所以接着又吟唱起来。
第三句“深林人不知”:表达了诗人处于竹林深处,不被人知晓的状态。这其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孤独感,他在这山林中独自享受着宁静与自由,但同时也渴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
末句“明月来相照”:明月似乎是诗人唯一的伴侣,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明月的光辉洒在竹林中,陪伴着诗人。这里将明月拟人化,明月仿佛理解诗人的心境,与诗人相互陪伴,相互映照。同时,这句诗也与首句的“独”字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但又在孤独中有一种与自然相融的宁静与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竹林中独特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以及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