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为别:分别。
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征:远行。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讲解:
整体意境: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营造出了一种既豁达又惆怅的独特意境。诗中以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融入其中,画面感极强。青山的静穆、白水的灵动、浮云的漂泊、落日的余晖,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壮阔的离别画卷。
结构脉络: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这两句对仗工整,“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色彩鲜明,动静结合。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水潺潺绕着东城流淌,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开阔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愁绪。此地一别,友人就如同孤独的蓬草,要踏上万里的征程,孤独漂泊之感油然而生。此联将友人的孤独远行与首联的山水景色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伤感。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以巧妙的比喻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友人离去的不舍。浮云飘忽不定,恰似游子的行踪;落日缓缓西沉,仿佛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意境深远,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友人所骑的马也因为即将与同伴分离而萧萧长鸣,以马的嘶鸣衬托出离别的哀愁,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整首诗通过对青山、白水、浮云、落日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景色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相互交织,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象征比喻:诗中用“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用“浮云”象征游子的行踪不定,用“落日”隐喻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牵挂。
对仗工整: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对仗非常工整,如“青山”与“白水”、“浮云”与“落日”、“游子意”与“故人情”等,不仅在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在内容上相互呼应,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