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连江:寒冷的雨笼罩着江面。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夜入吴:夜晚秋雨进入吴地。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平明:天亮的时候。

楚山孤:楚地的山显得孤单。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孤,孤单。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这里象征纯洁、清正。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讲解: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诗中通过描写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又体现了自己的人格操守。

2.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

诗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通过描写“寒雨连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夜晚,寒雨笼罩着江面,这种压抑的天气与诗人即将和友人分别的心情相呼应。“平明送客楚山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情绪,清晨送别友人后,诗人看到楚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这“孤山”不仅是眼前实景,更象征着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

借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诗人借“冰心”“玉壶”这两个意象,来表明自己的心就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无瑕,没有被世俗的污垢沾染。这种表达不仅是对亲友的一种安慰,更是诗人坚守自己高尚品格的一种体现。通过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蕴含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冗长的叙述和华丽的词藻。如“寒雨连江”“楚山孤”等词语,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描绘出了生动的画面。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千古名句,更是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又通过“冰心在玉壶”展现了自己冰清玉洁、坚守操守的品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送别之情和自我品格的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诗词大全

52.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