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家庭的渴望。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讲解:
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此曲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九种不同的意象,包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看似简单罗列,实则经过精心选取和组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一种苍凉、衰败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则展现出温馨、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与前一句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情景交融:整首曲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前四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秋天的萧瑟、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在这凄凉的景色中,游子的孤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无奈。
语言凝练:全曲语言简洁、质朴,却具有极大的表现力。作者用极其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古道西风瘦马”,仅用五个字就描绘出了古道的荒凉、秋风的凛冽以及马的瘦弱,将游子的艰难处境表现得十分形象。
文学地位:这首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