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讲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 1210 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这是他的绝笔之作。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始终希望能收复中原,但多次受到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念念不忘中原失地和祖国的统一,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为遗嘱。

诗句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首句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体现了陆游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人死后万事万物都不再与己相关。但紧接着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情感急转,诗人的悲怆心境尽显。“悲”字是此句的关键,他临终前最痛心的不是个人的生死,而是没有亲眼见到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憾和不甘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元知万事空”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更加强化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处于弥留之际,但心中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坚信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这使诗的情调由悲痛转化为激昂。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无奈自己无法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嘱咐儿子在祭祀时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知自己,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

诗歌意义: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虽然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诗词大全

57. 《示儿》宋·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