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中心对称

图形的变换是平面几何中研究图形位置、形状和大小关系的核心内容,其中轴对称、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均属于“合同变换”(或称“全等变换”),即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仅位置发生改变。

一、轴对称(反射变换)

轴对称是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形成“镜像”的变换,核心是“直线为对称轴,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

(一)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简称“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或“对称点”)。

若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如等腰三角形、矩形、圆)——注意“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的性质”,二者本质均围绕“对称轴”的反射关系。

(二)性质

1. 对应点的性质: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任意一组对应点(如点A与点A'),对称轴l垂直于AA',且l平分AA'(即AA'的中点在l上)。

2. 对应线段与对应角的性质:变换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因属于全等变换,形状和大小不变)。例如△ABC与△A'B'C'关于l对称,则AB=A'B'、∠A=∠A'。

3. 对称轴的“不变性”:若图形上某点在对称轴上,则该点的对应点是其本身(称为“不动点”)。例如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在对称轴(底边的高)上,顶点的对应点就是自身。

4. 图形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侧,所有对应线段、对应角均对称分布,且图形的周长、面积与原图形相等。

(三)作图步骤(作一个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

以“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A'B'C'”为例:

1. 找对应点: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O,延长AO至A',使OA'=OA,得到点A的对称点A';同理,分别作出点B、C的对称点B'、C'(若点在l上,直接取自身为对称点)。

2. 连对应点:顺次连接A'、B'、C',得到的△A'B'C'即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

(四)典型示例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或底边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是对称轴,两腰关于对称轴对称,两底角相等。

矩形:有2条对称轴(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对边关于对称轴对称,对角线关于对称轴对称。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过圆心的任意直线),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对称轴。

二、平移(平移变换)

平移是图形沿某一方向“平行移动”的变换,核心是“方向固定、距离相等”,变换后图形与原图形“同向、全等”。

(一)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平移。其中,“某个方向”称为平移方向(通常用射线表示),“一定的距离”称为平移距离(对应点连线的长度)。

平移的本质是“图形中所有点沿同一方向移动相同距离”,不存在旋转或翻转。

(二)性质

1. 对应点的性质:任意一组对应点(如点P与点P')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且连线方向与平移方向一致、长度等于平移距离。例如△ABC平移至△A'B'C',则AA'∥BB'∥CC',且AA'=BB'=CC'=平移距离。

2. 对应线段与对应角的性质: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例如AB∥A'B'且AB=A'B',∠ABC=∠A'B'C'。

3. 图形的“同向性”:平移前后图形的“朝向”不变(即图形的旋转角度为0°)。例如字母“F”平移后,仍保持原有的上下、左右朝向,不会颠倒或翻转。

4. 周长与面积不变:因属于全等变换,平移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原图形完全相等。

(三)作图步骤(作一个图形沿某方向的平移图形)

以“将△ABC沿射线OM方向平移5cm,得到△A'B'C'”为例:

1. 定方向与距离:明确平移方向为射线OM,平移距离为5cm。

2. 作对应点:过点A作射线AA'∥OM,在AA'上截取AA'=5cm,得到A的对应点A';同理,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C'。

3. 连对应点:顺次连接A'、B'、C',得到平移后的△A'B'C'。

(四)典型示例

电梯上下运行:电梯的每个点沿竖直方向平移,平移方向为竖直方向,平移距离为楼层高度差。

传送带上的物体:物体的每个点沿传送带运动方向平移,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物体形状、大小不变。

平行四边形的形成:将线段AB沿AD方向平移AD的长度,得到线段DC,连接BC即形成平行四边形ABCD(因AB∥DC且AB=DC)。

三、旋转(旋转变换)

旋转是图形绕某一固定点“圆周转动”的变换,核心是“固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变换后图形与原图形“绕中心对称”。

(一)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某个方向”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未说明时默认逆时针),“一个角度”称为旋转角(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

若旋转角为180°,则旋转可视为“中心对称”的特殊情况(后续会详细说明二者关系)。

(二)性质

1. 对应点的性质:任意一组对应点(如点Q与点Q')到旋转中心O的距离相等(即OQ=OQ',对应点在以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等于旋转角(即∠QOQ'=旋转角)。

2. 对应线段与对应角的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全等变换的核心性质)。例如△DEF绕O旋转至△D'E'F',则DE=D'E'、∠EDF=∠E'D'F'。

3. 旋转中心的“不动性”:旋转中心O的对应点是其本身(唯一不动点),图形上其他点均绕O转动。

4. 图形的“全等性”: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周长、面积与原图形相等;但图形的朝向可能改变(如旋转角≠360°时,“F”旋转后朝向会变化)。

(三)作图步骤(作一个图形绕某点的旋转图形)

以“将△DEF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D'E'F'”为例:

1. 连中心与顶点:连接OD、OE、OF(将图形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相连)。

2. 作旋转角与对应点:以OD为一边,按逆时针方向作∠DO D'=90°,在射线OD'上截取OD'=OD,得到D的对应点D';同理,分别作出E、F的对应点E'、F'。

3. 连对应点:顺次连接D'、E'、F',得到旋转后的△D'E'F'。

(四)典型示例

钟表指针的转动:指针绕钟表中心(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旋转角=6°/分钟(因分针每分钟转360°/60=6°),指针长度(对应点到中心的距离)不变。

正三角形的旋转对称:正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120°(360°/3)后,能与自身重合,旋转角为120°、240°、360°时均满足“旋转重合”。

风车的转动:风车叶片绕中心旋转,每个叶片的对应点到中心距离相等,旋转角随转动速度变化,叶片形状、大小不变。

四、中心对称(中心反射变换)

中心对称是图形绕某一固定点“旋转180°后重合”的变换,核心是“对称中心,对应点连线过中心且被中心平分”,可视为“旋转角为180°的特殊旋转”。

(一)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个定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简称“中心对称”),这个定点叫做对称中心,旋转后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若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矩形、圆)——与轴对称类似,“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的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的性质”。

(二)性质

1. 对应点的性质:对称中心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即任意一组对应点(如点M与点M'),M、O、M'三点共线(O为对称中心),且OM=OM'(O平分MM')。

2. 对应线段与对应角的性质: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对应角相等(全等变换性质)。例如四边形ABCD与A'B'C'D'关于O中心对称,则AB∥A'B'且AB=A'B',∠A=∠A'。

3. 对称中心的“不动性”:若图形上某点在对称中心O上,则该点的对应点是其本身(不动点)。

4. 与旋转的关联性:中心对称是“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因此旋转的所有性质(如对应线段相等、面积不变)均适用于中心对称,但中心对称额外要求“旋转角固定为180°”。

(三)作图步骤(作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以“作四边形ABCD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B'C'D'”为例:

1. 连中心与顶点:连接OA、OB、OC、OD(将关键点与对称中心相连)。

2. 作对应点:延长OA至A',使OA'=OA,得到A的对应点A'(因旋转180°,延长线方向即为对应点方向);同理,分别作出B、C、D的对应点B'、C'、D'。

3. 连对应点:顺次连接A'、B'、C'、D',得到中心对称图形A'B'C'D'。

(四)典型示例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绕该点旋转180°后,对边重合、对角重合,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非轴对称图形,除非是矩形、菱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

圆:圆心是对称中心,绕圆心旋转180°后与自身重合,同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无数条对称轴)。

扑克牌中的“方块”图案:图案绕中心旋转180°后,花色、形状完全重合,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五、四种变换的核心区别与关联

(一)核心区别

1. 变换依据不同:

轴对称:依据“直线(对称轴)”,变换方式是“反射(折叠)”;

平移:依据“方向+距离”,变换方式是“平行移动”;

旋转:依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变换方式是“圆周转动”;

中心对称:依据“点(对称中心)”,变换方式是“旋转180°”。

2. 对应点关系不同:

轴对称: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平移: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旋转:对应点连线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夹角为旋转角;

中心对称:对应点连线过对称中心,且被中心平分。

3. 图形朝向不同:

平移、中心对称(旋转180°):平移后图形朝向不变,中心对称后图形朝向颠倒(如“b”中心对称后为“d”);

轴对称:图形朝向可能颠倒(如“b”关于竖直轴对称后为“d”);

旋转(非180°、360°):图形朝向随旋转角变化(如“b”逆时针旋转90°后为“p”)。

(二)核心关联

1. 均为全等变换:四种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仅位置改变,因此对应线段、对应角均相等,周长、面积均不变。

2. 特殊包含关系:

中心对称是“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属于旋转的特殊情况;

部分图形同时满足多种变换性质(如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4条对称轴)、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也可通过平移、旋转与自身重合)。

3. 变换的组合性:复杂图形的变换可由多种基本变换组合而成(如“先平移再旋转”“先轴对称再中心对称”),最终仍为全等变换。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