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是“应用题”板块的基础题型,核心围绕“单一量”和“总量”的关系展开。掌握这两类问题,能帮助孩子建立“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解题逻辑,为后续复杂应用题打下基础。

一、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算“多倍量”

“归一”即“归到一份”,指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单位数量的量(单一量)(如“1小时走的路程”“1个零件的成本”“1天吃的粮食”),再根据单一量求“若干单位”对应的总量(多倍量),或求“总量对应多少个单位”。

解题关键

第一步:求单一量(必做步骤),公式为:单一量 = 总数量 ÷ 对应的单位数量

第二步:根据问题求结果,分两种情况:

求“多倍量”(总量):总量 = 单一量 × 新的单位数量

求“新的单位数量”:新的单位数量 = 新的总数量 ÷ 单一量

1. 小明3天看了60页故事书,照这样计算,他5天能看多少页?

解析:先求1天看的页数(单一量):60÷3=20(页);再求5天页数:20×5=100(页)。

2. 工厂4小时生产80个零件,照此效率,生产200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解析:单一量(1小时生产零件数):80÷4=20(个);时间:200÷20=10(小时)。

3. 妈妈买5千克苹果花了25元,买8千克同样的苹果需要多少钱?

解析:单一量(1千克苹果价格):25÷5=5(元);8千克总价:5×8=40(元)。

4. 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3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540千米需要几小时?

解析:单一量(1小时速度):360÷6=60(千米);时间:540÷60=9(小时)。

5. 5名工人1天能加工30个玩具,照这样计算,8名工人1天能加工多少个玩具?

解析:单一量(1名工人1天加工数):30÷5=6(个);8名总量:6×8=48(个)。

6. 学校买3套校服花了240元,买10套同样的校服需要多少钱?

解析:单一量(1套校服价格):240÷3=80(元);10套总价:80×10=800(元)。

7. 一台打印机5分钟能打印150张纸,照这样计算,20分钟能打印多少张纸?

解析:单一量(1分钟打印数):150÷5=30(张);20分钟总量:30×20=600(张)。

8. 6袋大米重30千克,多少袋这样的大米重75千克?

解析:单一量(1袋大米重量):30÷6=5(千克);袋数:75÷5=15(袋)。

9. 小红4分钟做了24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做48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

解析:单一量(1分钟做题数):24÷4=6(道);时间:48÷6=8(分钟)。

10. 果园里3棵苹果树1年能结180千克苹果,5棵这样的苹果树1年能结多少千克苹果?

解析:单一量(1棵树1年结果量):180÷3=60(千克);5棵总量:60×5=300(千克)。

二、归总问题:先求“总量”,再算“单一量/单位数”

“归总”即“归到总数”,指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总数量(总量)(如“总路程”“总钱数”“总工作量”),再根据总量求“单位数量的量(单一量)”,或求“总量能分多少个单位”。

第一步:求总量(必做步骤),公式为:总量 = 单一量 × 对应的单位数量

第二步:根据问题求结果,分两种情况:

求“新的单一量”:新的单一量 = 总量 ÷ 新的单位数量

求“新的单位数量”:新的单位数量 = 总量 ÷ 新的单一量

1. 小明每天看10页故事书,8天能看完。如果他每天看16页,几天能看完?

解析:先求书的总页数(总量):10×8=80(页);再求天数:80÷16=5(天)。

2. 工厂每天生产20个零件,15天能完成订单。如果要10天完成,每天需要生产多少个零件?

解析:总量(订单总零件数):20×15=300(个);每天产量:300÷10=30(个)。

3. 妈妈带的钱能买4千克单价为8元的苹果,若买单价为5元的梨,能买多少千克?

解析:总量(妈妈带的总钱数):4×8=32(元);梨的重量:32÷5=6.4(千克)(或根据小学阶段需求保留整数,此处按实际计算)。

4.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8小时能到达目的地。若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几小时能到达?

解析:总量(总路程):60×8=480(千米);时间:480÷80=6(小时)。

5. 5名工人每天加工30个玩具,10天能完成任务。若减少2名工人,几天能完成任务?

解析:总量(任务总玩具数):30×10=300(个);减少后工人数量:5-2=3(名);天数:300÷(30÷5×3)=300÷18≈16.7(天)(或分步:1名1天加工30÷5=6个,3名1天加工18个,300÷18≈16.7天)。

6. 学校买校服,每套80元,买10套需要800元。若用这800元买每套50元的运动服,能买多少套?

解析:总量(总钱数):80×10=800(元);运动服套数:800÷50=16(套)。

7. 一台打印机每分钟打印30张纸,20分钟能打印完一批文件。若每分钟打印25张纸,需要几分钟?

解析:总量(文件总张数):30×20=600(张);时间:600÷25=24(分钟)。

8. 6袋大米重30千克,食堂买了这样的大米共150千克,计划5天吃完,每天吃多少千克?

解析:总量(大米总重量):150千克(直接已知,无需额外计算);每天吃的量:150÷5=30(千克)(或若需先算总袋数:150÷(30÷6)=30袋,再求每天吃30÷5=6袋,此处按“总量→每天量”直接计算)。

9. 小红每分钟做6道口算题,8分钟能做完。若要6分钟做完,每分钟需要做几道题?

解析:总量(总题数):6×8=48(道);每分钟做题数:48÷6=8(道)。

10. 果园里1棵苹果树1年结60千克苹果,5棵树1年结300千克苹果。若这些苹果要分给3个水果店,平均每个店分多少千克?

解析:总量(苹果总重量):60×5=300(千克);每个店分的量:300÷3=100(千克)。

归一与归总问题的核心区别

|  问题类型 | 第一步(核心)| 解题逻辑               | 关键词提示             |

|  归一问题 | 求“单一量”   | 单一量 → 多倍量/单位数 | “照这样计算”“同样效率” |

|  归总问题 | 求“总量”       | 总量 → 新单一量/单位数 | “总共”“计划”“若/如果” |

通过以上讲解和例题,可总结:解这两类题的核心是“先找关键量(单一量/总量),再按需求推导”,多练习能快速提升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