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元法
一、主元法的定义与核心思想
主元法是一种在处理多元代数问题时,通过选择某个变量作为“主元”(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他变量视为常数,从而将多元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的解题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主次变量的分离,简化问题结构,凸显问题本质。
二、主元法的常见应用场景
1. 因式分解:将多元多项式按主元降幂排列,利用十字相乘、分组分解等方法因式分解。
2. 不等式证明:以某个变量为主元,构造函数或二次式,利用判别式、单调性等性质证明。
3. 方程求解:将多元方程视为关于主元的一元方程,结合判别式或因式分解求解。
4. 函数最值:固定主元,将问题转化为一元函数求最值问题。
5. 恒等式证明:按主元整理后,通过系数对应相等证明恒等式。
三、主元法的分类及例题解析
(一)一元主元法(单变量主元)
定义:从多元问题中选取一个变量作为主元,其余变量视为常数。
例题1:因式分解 \( x^2 + y^2 + z^2 + 2xy + 2xz + 2yz \)
主元选择:以 \( x \) 为主元,整理为关于 \( x \) 的二次多项式:\(x^2 + 2(y+z)x + (y^2 + 2yz + z^2)\)
分解过程:括号内为 \( (y+z)^2 \),故原式可写为 \( x^2 + 2(y+z)x + (y+z)^2 = (x+y+z)^2 \)。
例题2:解方程 \( x^2 + 2xy + y^2 - 4x - 4y + 3 = 0 \)
主元选择:以 \( x \) 为主元,整理为:\(x^2 + 2(y-2)x + (y^2 - 4y + 3) = 0\)
求解过程:判别式 \( \Delta = 4(y-2)^2 - 4(y^2-4y+3) = 4 \),
解得 \( x = \frac{-2(y-2) \pm 2}{2} = -(y-2) \pm 1 \),即 \( x = -y + 3 \) 或 \( x = -y + 1 \),故方程表示两条直线。
例题3:证明不等式 \( x^2 + y^2 + z^2 \geq xy + yz + zx \)
主元选择:以 \( x \) 为主元,构造函数 \( f(x) = x^2 - (y+z)x + (y^2 - yz + z^2) \),
证明过程:判别式 \( \Delta = (y+z)^2 - 4(y^2 - yz + z^2) = -3(y-z)^2 \leq 0 \),
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故 \( f(x) \geq 0 \) 恒成立,即原不等式得证。
例题4:求函数 \( f(x,y) = x^2 + xy + y^2 - 2x - 4y + 5 \) 的最小值
主元选择:以 \( x \) 为主元,整理为:\(f(x) = x^2 + (y-2)x + (y^2 - 4y + 5)\)
求最值:将其视为关于 \( x \) 的二次函数,最小值为:\(\frac{4(y^2-4y+5) - (y-2)^2}{4} = \frac{3y^2 - 12y + 16}{4} = \frac{3(y-2)^2 + 4}{4}\)
当 \( y=2 \) 时,最小值为 \( 1 \)(此时 \( x=0 \))。
例题5:因式分解 \( (y-z)^3 + (z-x)^3 + (x-y)^3 \)
主元选择:以 \( x \) 为主元,设 \( a = y-z \),\( b = z-x \),则 \( x-y = -(a+b) \),
原式可写为 \( a^3 + b^3 - (a+b)^3 \),展开后:\(a^3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 -3ab(a+b)\)
回代得:\( -3(z-x)(y-z)(x-y) = 3(x-y)(y-z)(z-x) \)。
(二)多元主元法(多变量联合主元)
定义:当单变量主元难以处理时,将多个变量的组合(如 \( x+y \)、\( xy \))视为主元。
例题1:因式分解 \( x^2 + 5xy + 6y^2 + x + 3y \)
主元选择:将 \( x \) 和 \( y \) 的线性组合视为主元,先按 \( x \) 整理:\(x^2 + (5y+1)x + (6y^2 + 3y) = x^2 + (5y+1)x + 3y(2y+1)\)
分解过程:十字相乘得 \( (x+2y)(x+3y) + (x+3y) = (x+3y)(x+2y+1) \)。
例题2:解方程 \( (x+y)^2 - 3(x+y) - 10 = 0 \)
主元选择:设 \( t = x+y \),方程化为 \( t^2 - 3t - 10 = 0 \),
求解过程:解得 \( t=5 \) 或 \( t=-2 \),即 \( x+y=5 \) 或 \( x+y=-2 \)。
例题3:证明 \( (a+b+c)^3 - a^3 - b^3 - c^3 = 3(a+b)(b+c)(c+a) \)
主元选择:以 \( a \) 为主元,展开左边:\((a+b+c)^3 - a^3 = 3a^2(b+c) + 3a(b+c)^2 + (b+c)^3\)
整体整理为:\(3(b+c)[a^2 + a(b+c) + (b+c)^2] - (b^3 + c^3)\)
利用 \( b^3 + c^3 = (b+c)(b^2 - bc + c^2) \),因式分解得:\(3(b+c)(a+b)(a+c) = 3(a+b)(b+c)(c+a)\)
例题4:求 \( (x+y)(y+z)(z+x) \) 在 \( x+y+z=1 \) 时的最大值
主元选择:设 \( s = x+y+z=1 \),\( t = xy + yz + zx \),则 \( x+y=1-z \),\( y+z=1-x \),\( z+x=1-y \),
原式化为 \( (1-z)(1-x)(1-y) = 1 - (x+y+z) + (xy+yz+zx) - xyz = t - xyz \),
进一步主元:以 \( z \) 为主元,\( x+y=1-z \),\( xy = t - z(1-z) \),
则 \( xyz = z(t - z + z^2) \),原式 \( = t - z(t - z + z^2) = -z^3 + z^2 + (t - t)z + t = -z^3 + z^2 + t \),
结合 \( t \leq \frac{(x+y+z)^2}{3} = \frac{1}{3} \)(当 \( x=y=z \) 时取等),
当 \( x=y=z=\frac{1}{3} \) 时,原式最大值为 \( \frac{8}{27} \)。
例题5:因式分解 \( x^4 + x^3y + x^2y^2 + xy^3 + y^4 \)
主元选择:以 \( \frac{x}{y} \) 为主元,设 \( t = \frac{x}{y} \)(\( y \neq 0 \)),原式除以 \( y^4 \)得:\(t^4 + t^3 + t^2 + t + 1\)
分解过程: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t^4 + t^3 + t^2 + t + 1 = \frac{t^5 - 1}{t - 1} \),
因式分解为 \( (t^2 + \frac{1+\sqrt{5}}{2}t + 1)(t^2 + \frac{1-\sqrt{5}}{2}t + 1) \),
回代得:\( (x^2 + \frac{1+\sqrt{5}}{2}xy + y^2)(x^2 + \frac{1-\sqrt{5}}{2}xy + y^2) \)。
(三)动态主元法(根据条件切换主元)
定义:当问题中变量地位对称或条件变化时,灵活切换主元以简化运算。
例题1:已知 \( a+b+c=0 \),求 \( a^3 + b^3 + c^3 - 3abc \) 的值
主元选择:以 \( c = -a-b \) 代入,原式化为:
\(a^3 + b^3 - (a+b)^3 - 3ab(-a-b) = a^3 + b^3 - (a^3 + 3a^2b + 3ab^2 + b^3) + 3a^2b + 3ab^2 = 0\)
例题2:解方程组 \( \begin{cases} x + y + z = 6 \\ xy + yz + zx = 11 \\ xyz = 6 \end{cases} \)
主元选择:将 \( x, y, z \) 视为三次方程的根,以 \( t \) 为主元,构造方程:\(t^3 - 6t^2 + 11t - 6 = 0\)
求解过程:试根得 \( t=1,2,3 \),故解为 \( (1,2,3) \) 及其排列组合。
例题3:证明 \( (a^2 + b^2)(c^2 + d^2) \geq (ac + bd)^2 \)
主元选择:以 \( a \) 为主元,构造二次函数:
\(f(a) = (c^2 + d^2)a^2 - 2c(ac + bd)a + (ac + bd)^2 - (a^2 + b^2)c^2\)
化简后 \( f(a) = d^2a^2 - 2bcd a + b^2c^2 = (da - bc)^2 \geq 0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题4:求 \( \frac{x}{y+z} + \frac{y}{x+z} + \frac{z}{x+y} \) 的最小值(\( x,y,z > 0 \))
主元选择:设 \( s = x+y+z \),以 \( x \) 为主元,令 \( y+z = s - x \),\( x+z = s - y \),\( x+y = s - z \),
但更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对称性,设 \( x=y=z \) 时,值为 \( \frac{3}{2} \),再用主元法证明:
以 \( x \) 为主元,设 \( y = z = k \),则原式为 \( \frac{x}{2k} + \frac{2k}{x+k} \),求导得最小值在 \( x=k \) 时取到 \( \frac{3}{2} \)。
例题5:因式分解 \( (a-b)^5 + (b-c)^5 + (c-a)^5 \)
主元选择:以 \( a \) 为主元,设 \( b = a + m \),\( c = a + n \),则 \( a-b = -m \),\( b-c = m-n \),\( c-a = n \),
原式化为 \( -m^5 + (m-n)^5 + n^5 \),展开后提取公因式 \( 5m(m-n)n \),回代得 \( 5(a-b)(b-c)(c-a)[(a-b)^2 + (b-c)^2 + (c-a)^2] \)。
四、主元法的解题技巧总结
1. 主元选择原则:
次数最低的变量优先,或系数简单的变量优先;
对称问题中可任选主元,非对称问题按条件聚焦主元。
2. 辅助手段:
结合因式分解定理(如余数定理)、判别式法、函数单调性;
对高次多项式可先降次,对分式问题可通分后再选主元。
3. 注意事项:
主元法需保证其他变量视为常数时的逻辑一致性;
多元问题中可能需多次切换主元或联合主元。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主元法是一种将复杂多元问题转化为简单一元问题的核心工具,其应用贯穿代数、方程、不等式等多个领域,掌握这一方法能有效提升逻辑分析与问题转化能力。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小学数学、中考数学、高考数学、考研数学
- 中考真题:2024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
- 中考真题: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待续)
-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待续)
- 考研真题: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一)
- 小学数学:消元法
- 小学数学:换元法
- 小学数学:配方法
- 小学数学:主元法
- 小学数学:数感、空间、运算、推理
-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总目录
- 小学数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运算性质
-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
- 小学数学:页码问题
-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
- 小学数学:和差、和倍、差倍、年龄问题
-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 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 行程问题:环形跑道问题
- 行程问题:流水行船问题
- 行程问题:列车过桥问题
- 行程问题:用比例解决行程问题的技巧
-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
- 小学数学:统一单位“1”
- 小学数学:量率对应
- 小学数学:抓住不变量
- 小学数学:分数化比
- 小学数学:工程问题
- 小学数学:牛吃草问题
- 小学数学:裂项相消法
- 小学数学:等差数列
- 小学数学:等比数列
- 小学数学:特殊数列求和公式与推导
- 初等数论:整数的概念、分类、性质
- 初等数论:实数的进位制与相互转化
- 初等数论:分数化小数与小数化分数
- 初等数论:实数的连分数表示
- 初等数论:\(b\mid a\)整除的概念与整除的性质
- 初等数论:能被N整除的数的规律
- 初等数论:因式分解、分解公式:\(a^n-b^n\)与\(a^n+b^n\)
- 初等数论:勾股数组\((a, b, c)\)与本原勾股数组公式
- 初等数论:勾股数组与单位圆\(x^{2}+y^{2}=1\)
- 初等数论:高次幂之和与费马大定理\(x^{n}+y^{n}=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