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盈亏问题”是一类经典的应用题,核心是围绕“分配”场景展开——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如苹果、书本)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如小朋友、班级),由于分配标准不同(每人分得多或少),最终出现“多余”(盈)或“不足”(亏)的情况。通过分析“盈”“亏”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求出分配对象的数量和物品的总数量,这也是盈亏问题的解题关键。
一、盈亏问题的核心概念与解题思路
要解决盈亏问题,首先需要明确3个核心量:
1. 分配对象总数:接受分配的主体(如人数、班级数),记为“份数”;
2. 物品总数量:被分配的物体总数(如苹果数、书本数),记为“总数量”;
3. 分配标准:每人/每个对象分到的物品数量(如每人分5个苹果),不同标准会导致“盈”或“亏”。
常见题型分类与基本公式
根据“盈”“亏”的不同组合,盈亏问题主要分为5类,对应不同的解题公式(核心逻辑:通过两次分配的“差异”求出份数,再求总数量):
1. 一盈一亏(一次多余,一次不足)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少\(n\)个(亏)。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份数)=(盈的数量 + 亏的数量)÷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 + n)÷(b - a)\)
物品总数量 = 第一次每人分的数量×份数 + 盈的数量 = \(a×\)份数\(+m\)
或 = 第二次每人分的数量×份数 - 亏的数量 = \(b×\)份数\(-n\)
2. 两盈(两次分配都多余)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1);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多\(n\)个(盈2,且\(m>n\))。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大盈 - 小盈)÷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 - n)÷(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n\))
3. 两亏(两次分配都不足)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少\(m\)个(亏1);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少\(n\)个(亏2,且\(n>m\))。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大亏 - 小亏)÷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n - m)÷(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n\))
4. 一盈一尽(一次多余,一次刚好分完)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刚好分完(尽)。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 盈的数量 ÷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
5. 一亏一尽(一次不足,一次刚好分完)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少\(m\)个(亏);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刚好分完(尽)。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 亏的数量 ÷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a - b)\)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
(一)一盈一亏
例题1: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5颗,还剩12颗;如果每人分8颗,就少3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颗糖果?
解析:盈=12,亏=3,两次分配差=8-5=3。
小朋友人数=(12+3)÷3=5(人);糖果总数=5×5+12=37(颗)。
答案:5个小朋友,37颗糖果。
例题2:学校组织学生搬书,每人搬4本,还剩20本;每人搬6本,就少10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
解析:盈=20,亏=10,分配差=6-4=2。
学生人数=(20+10)÷2=15(名);书总数=4×15+20=80(本)。
答案:15名学生,80本书。
例题3:把一些苹果分给猴子,每只猴子分3个,多16个;每只猴子分5个,少4个。有多少只猴子?多少个苹果?
解析:盈=16,亏=4,分配差=5-3=2。
猴子数量=(16+4)÷2=10(只);苹果总数=3×10+16=46(个)。
答案:10只猴子,46个苹果。
例题4:小朋友分作业本,每人分2本,多18本;每人分3本,少5本。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本作业本?
解析:盈=18,亏=5,分配差=3-2=1。
小朋友人数=(18+5)÷1=23(个);作业本总数=2×23+18=64(本)。
答案:23个小朋友,64本作业本。
例题5:食堂给员工分馒头,每人分4个,剩30个;每人分6个,少10个。有多少名员工?多少个馒头?
解析:盈=30,亏=10,分配差=6-4=2。
员工人数=(30+10)÷2=20(名);馒头总数=4×20+30=110(个)。
答案:20名员工,110个馒头。
例题6:老师分铅笔给学生,每人分3支,多20支;每人分5支,少10支。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支铅笔?
解析:盈=20,亏=10,分配差=5-3=2。
学生人数=(20+10)÷2=15(名);铅笔总数=3×15+20=65(支)。
答案:15名学生,65支铅笔。
(二)两盈
例题7:小朋友分桃子,每人分2个,多15个;每人分3个,多5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桃子?
解析:大盈=15,小盈=5,分配差=3-2=1。
小朋友人数=(15-5)÷1=10(个);桃子总数=2×10+15=35(个)。
答案:10个小朋友,35个桃子。
例题8:工人搬砖,每人搬5块,多20块;每人搬7块,多4块。有多少名工人?多少块砖?
解析:大盈=20,小盈=4,分配差=7-5=2。
工人人数=(20-4)÷2=8(名);砖总数=5×8+20=60(块)。
答案:8名工人,60块砖。
例题9:分玩具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多25个;每人分4个,多10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玩具?
解析:大盈=25,小盈=10,分配差=4-3=1。
小朋友人数=(25-10)÷1=15(个);玩具总数=3×15+25=70(个)。
答案:15个小朋友,70个玩具。
例题10:分面包给客人,每人分2个,多18个;每人分3个,多8个。有多少位客人?多少个面包?
解析:大盈=18,小盈=8,分配差=3-2=1。
客人数量=(18-8)÷1=10(位);面包总数=2×10+18=38(个)。
答案:10位客人,38个面包。
(三)两亏
例题11:小朋友分饼干,每人分5块,少10块;每人分7块,少20块。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块饼干?
解析:大亏=20,小亏=10,分配差=7-5=2。
小朋友人数=(20-10)÷2=5(个);饼干总数=5×5-10=15(块)。
答案:5个小朋友,15块饼干。
例题12:学生借图书,每人借3本,少15本;每人借5本,少35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图书?
解析:大亏=35,小亏=15,分配差=5-3=2。
学生人数=(35-15)÷2=10(名);图书总数=3×10-15=15(本)。
答案:10名学生,15本图书。
例题13:分跳绳给班级,每个班分4根,少8根;每个班分6根,少20根。有多少个班级?多少根跳绳?
解析:大亏=20,小亏=8,分配差=6-4=2。
班级数量=(20-8)÷2=6(个);跳绳总数=4×6-8=16(根)。
答案:6个班级,16根跳绳。
例题14:分笔记本给学生,每人分4本,少12本;每人分6本,少24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笔记本?
解析:大亏=24,小亏=12,分配差=6-4=2。
学生人数=(24-12)÷2=6(名);笔记本总数=4×6-12=12(本)。
答案:6名学生,12本笔记本。
(四)一盈一尽
例题15:分草莓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多10个;每人分4个,刚好分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草莓?
解析:盈=10,分配差=4-2=2。
小朋友人数=10÷2=5(个);草莓总数=4×5=20(个)。
答案:5个小朋友,20个草莓。
例题16:工人分工具,每人分3件,多18件;每人分6件,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工人?多少件工具?
解析:盈=18,分配差=6-3=3。
工人人数=18÷3=6(名);工具总数=6×6=36(件)。
答案:6名工人,36件工具。
例题17:分气球给孩子,每人分5个,多25个;每人分10个,刚好分完。有多少个孩子?多少个气球?
解析:盈=25,分配差=10-5=5。
孩子数量=25÷5=5(个);气球总数=10×5=50(个)。
答案:5个孩子,50个气球。
(五)一亏一尽
例题18:分钢笔给学生,每人分4支,少12支;每人分3支,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支钢笔?
解析:亏=12,分配差=4-3=1。
学生人数=12÷1=12(名);钢笔总数=3×12=36(支)。
答案:12名学生,36支钢笔。
例题19:分树苗给班级,每个班分5棵,少20棵;每个班分3棵,刚好分完。有多少个班级?多少棵树苗?
解析:亏=20,分配差=5-3=2。
班级数量=20÷2=10(个);树苗总数=3×10=30(棵)。
答案:10个班级,30棵树苗。
例题20:分尺子给学生,每人分5把,少15把;每人分2把,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把尺子?
解析:亏=15,分配差=5-2=3。
学生人数=15÷3=5(名);尺子总数=2×5=10(把)。
答案:5名学生,10把尺子。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
- 小学数学、中考数学、高考数学、考研数学
- 中考真题:2024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
- 中考真题: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
-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
- 高考真题:2025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待续)
- 考研真题: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一)
- 小学数学:消元法
- 小学数学:换元法
- 小学数学:配方法
- 小学数学:主元法
- 小学数学:目录(一年级 ... 六年级)
- 小学数学: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运算性质
- 小学数学:平均数问题
-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归总问题
-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
- 小学数学:页码问题
-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
- 小学数学:和差、和倍、差倍、年龄问题
- 行程问题:相遇、追及、环形跑道、流水行船、列车过桥问题
-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
- 小学数学:工程问题
- 小学数学:牛吃草问题
- 小学数学:裂项相消法
- 小学数学:特殊数列求和公式与推导
- 初等数论:整数的概念、分类、性质
- 初等数论:实数的进位制与相互转化
- 初等数论:分数化小数与小数化分数
- 初等数论:实数的连分数表示
- 初等数论:\(b\mid a\)整除的概念与整除的性质
- 初等数论:因式分解、分解公式:\(a^n-b^n\)与\(a^n+b^n\)
- 初等数论:勾股数组\((a, b, c)\)与本原勾股数组公式
- 初等数论:勾股数组与单位圆\(x^{2}+y^{2}=1\)
- 初等数论:高次幂之和与费马大定理\(x^{n}+y^{n}=z^{n}\)
- 初等数论:带余除法:\(a = bq + r\)
- 初等数论:最大公因数:\((a,b)\) 最小公倍数:\([a,b]\)
- 初等数论:辗转相除法(欧几里得算法)
- 初等数论:素数(质数)与合数
- 初等数论:算术基本定理-正整数的唯一分解定理
- 初等数论:数的奇偶性和平方数
- 初等数论:高斯函数(取整)\(y=[x]\)
- 初等数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 by = c\)
- 初等数论:同余 \(a\equiv b(\bmod m)\)、欧拉定理、同余方程
- 初等数论:剩余类、完全剩余系、简化剩余系、中国剩余定理
- 初中数学:七、八、九年级总目录
- 初中数学 01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四则运算
- 初中数学 02 实数: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
- 初中数学 03 二次根式、重二次根式、根式与绝对值的非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