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盈亏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盈亏问题”是一类经典的应用题,核心是围绕“分配”场景展开——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如苹果、书本)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如小朋友、班级),由于分配标准不同(每人分得多或少),最终出现“多余”(盈)或“不足”(亏)的情况。通过分析“盈”“亏”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求出分配对象的数量和物品的总数量,这也是盈亏问题的解题关键。

一、盈亏问题的核心概念与解题思路

要解决盈亏问题,首先需要明确3个核心量:

1. 分配对象总数:接受分配的主体(如人数、班级数),记为“份数”;

2. 物品总数量:被分配的物体总数(如苹果数、书本数),记为“总数量”;

3. 分配标准:每人/每个对象分到的物品数量(如每人分5个苹果),不同标准会导致“盈”或“亏”。

常见题型分类与基本公式

根据“盈”“亏”的不同组合,盈亏问题主要分为5类,对应不同的解题公式(核心逻辑:通过两次分配的“差异”求出份数,再求总数量):

1. 一盈一亏(一次多余,一次不足)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少\(n\)个(亏)。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份数)=(盈的数量 + 亏的数量)÷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 + n)÷(b - a)\)

物品总数量 = 第一次每人分的数量×份数 + 盈的数量 = \(a×\)份数\(+m\)

或 = 第二次每人分的数量×份数 - 亏的数量 = \(b×\)份数\(-n\)

2. 两盈(两次分配都多余)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1);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多\(n\)个(盈2,且\(m>n\))。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大盈 - 小盈)÷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 - n)÷(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n\))

3. 两亏(两次分配都不足)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少\(m\)个(亏1);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少\(n\)个(亏2,且\(n>m\))。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大亏 - 小亏)÷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n - m)÷(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n\))

4. 一盈一尽(一次多余,一次刚好分完)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多\(m\)个(盈);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刚好分完(尽)。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 盈的数量 ÷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b - a)\)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

5. 一亏一尽(一次不足,一次刚好分完)

条件:第一次分配,每人分\(a\)个,少\(m\)个(亏);第二次分配,每人分\(b\)个(\(b<a\)),刚好分完(尽)。

公式:分配对象总数 = 亏的数量 ÷ 两次每人分配数量的差 = \(m÷(a - b)\)

物品总数量 = \(a×\)份数\(-m\)(或\(b×\)份数)

(一)一盈一亏

例题1: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5颗,还剩12颗;如果每人分8颗,就少3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颗糖果?

解析:盈=12,亏=3,两次分配差=8-5=3。

小朋友人数=(12+3)÷3=5(人);糖果总数=5×5+12=37(颗)。

答案:5个小朋友,37颗糖果。

例题2:学校组织学生搬书,每人搬4本,还剩20本;每人搬6本,就少10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

解析:盈=20,亏=10,分配差=6-4=2。

学生人数=(20+10)÷2=15(名);书总数=4×15+20=80(本)。

答案:15名学生,80本书。

例题3:把一些苹果分给猴子,每只猴子分3个,多16个;每只猴子分5个,少4个。有多少只猴子?多少个苹果?

解析:盈=16,亏=4,分配差=5-3=2。

猴子数量=(16+4)÷2=10(只);苹果总数=3×10+16=46(个)。

答案:10只猴子,46个苹果。

例题4:小朋友分作业本,每人分2本,多18本;每人分3本,少5本。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本作业本?

解析:盈=18,亏=5,分配差=3-2=1。

小朋友人数=(18+5)÷1=23(个);作业本总数=2×23+18=64(本)。

答案:23个小朋友,64本作业本。

例题5:食堂给员工分馒头,每人分4个,剩30个;每人分6个,少10个。有多少名员工?多少个馒头?

解析:盈=30,亏=10,分配差=6-4=2。

员工人数=(30+10)÷2=20(名);馒头总数=4×20+30=110(个)。

答案:20名员工,110个馒头。

例题6:老师分铅笔给学生,每人分3支,多20支;每人分5支,少10支。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支铅笔?

解析:盈=20,亏=10,分配差=5-3=2。

学生人数=(20+10)÷2=15(名);铅笔总数=3×15+20=65(支)。

答案:15名学生,65支铅笔。

(二)两盈

例题7:小朋友分桃子,每人分2个,多15个;每人分3个,多5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桃子?

解析:大盈=15,小盈=5,分配差=3-2=1。

小朋友人数=(15-5)÷1=10(个);桃子总数=2×10+15=35(个)。

答案:10个小朋友,35个桃子。

例题8:工人搬砖,每人搬5块,多20块;每人搬7块,多4块。有多少名工人?多少块砖?

解析:大盈=20,小盈=4,分配差=7-5=2。

工人人数=(20-4)÷2=8(名);砖总数=5×8+20=60(块)。

答案:8名工人,60块砖。

例题9:分玩具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多25个;每人分4个,多10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玩具?

解析:大盈=25,小盈=10,分配差=4-3=1。

小朋友人数=(25-10)÷1=15(个);玩具总数=3×15+25=70(个)。

答案:15个小朋友,70个玩具。

例题10:分面包给客人,每人分2个,多18个;每人分3个,多8个。有多少位客人?多少个面包?

解析:大盈=18,小盈=8,分配差=3-2=1。

客人数量=(18-8)÷1=10(位);面包总数=2×10+18=38(个)。

答案:10位客人,38个面包。

(三)两亏

例题11:小朋友分饼干,每人分5块,少10块;每人分7块,少20块。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块饼干?

解析:大亏=20,小亏=10,分配差=7-5=2。

小朋友人数=(20-10)÷2=5(个);饼干总数=5×5-10=15(块)。

答案:5个小朋友,15块饼干。

例题12:学生借图书,每人借3本,少15本;每人借5本,少35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图书?

解析:大亏=35,小亏=15,分配差=5-3=2。

学生人数=(35-15)÷2=10(名);图书总数=3×10-15=15(本)。

答案:10名学生,15本图书。

例题13:分跳绳给班级,每个班分4根,少8根;每个班分6根,少20根。有多少个班级?多少根跳绳?

解析:大亏=20,小亏=8,分配差=6-4=2。

班级数量=(20-8)÷2=6(个);跳绳总数=4×6-8=16(根)。

答案:6个班级,16根跳绳。

例题14:分笔记本给学生,每人分4本,少12本;每人分6本,少24本。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笔记本?

解析:大亏=24,小亏=12,分配差=6-4=2。

学生人数=(24-12)÷2=6(名);笔记本总数=4×6-12=12(本)。

答案:6名学生,12本笔记本。

(四)一盈一尽

例题15:分草莓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多10个;每人分4个,刚好分完。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草莓?

解析:盈=10,分配差=4-2=2。

小朋友人数=10÷2=5(个);草莓总数=4×5=20(个)。

答案:5个小朋友,20个草莓。

例题16:工人分工具,每人分3件,多18件;每人分6件,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工人?多少件工具?

解析:盈=18,分配差=6-3=3。

工人人数=18÷3=6(名);工具总数=6×6=36(件)。

答案:6名工人,36件工具。

例题17:分气球给孩子,每人分5个,多25个;每人分10个,刚好分完。有多少个孩子?多少个气球?

解析:盈=25,分配差=10-5=5。

孩子数量=25÷5=5(个);气球总数=10×5=50(个)。

答案:5个孩子,50个气球。

(五)一亏一尽

例题18:分钢笔给学生,每人分4支,少12支;每人分3支,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支钢笔?

解析:亏=12,分配差=4-3=1。

学生人数=12÷1=12(名);钢笔总数=3×12=36(支)。

答案:12名学生,36支钢笔。

例题19:分树苗给班级,每个班分5棵,少20棵;每个班分3棵,刚好分完。有多少个班级?多少棵树苗?

解析:亏=20,分配差=5-3=2。

班级数量=20÷2=10(个);树苗总数=3×10=30(棵)。

答案:10个班级,30棵树苗。

例题20:分尺子给学生,每人分5把,少15把;每人分2把,刚好分完。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把尺子?

解析:亏=15,分配差=5-2=3。

学生人数=15÷3=5(名);尺子总数=2×5=10(把)。

答案:5名学生,10把尺子。

数学基础 :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