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关汉卿

关汉卿(约 1230 年 - 约 1321 年),字汉卿,号已斋叟。关于他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祁州(在今河北省安国县)、解州(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等不同说法。

生平经历:

早年成长:他出生于金代末年,其祖先曾供职于金代太医院,出身医户。在家乡成长后,关汉卿离家赴京,并往来于开封和洛阳之间。

大都生活:中年以后长期生活在大都,当时的大都演艺活动繁华,有专门的“书会”,以关汉卿为核心的“玉京书会”十分著名。他在此阶段结交了众多戏剧家和演员,由于当时元代歌妓往往兼为娼妓,他与她们交往频繁,这使他接触到社会底层人物,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诸多作品。

晚年游历:晚年离开大都,南下游历,路线由大都陆路经由河北、山西、河南,进入两湖地区,后东行至杭州,还写下了《杭州景》套曲。约八十多岁时,他自杭州乘船沿古运河北返,经扬州返回祁州,同行者有杨显之、费君祥等人。最终卒于祁州,死后葬在祁州伍仁村。

文学成就:他一生创作了六十多种杂剧,现存 18 种,其中以《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等最为知名,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他的散曲现存七十六篇,部分作品展现了其斗士精神,部分体现着传统诗歌的景物情韵和离别愁绪。

关汉卿的人物关系:

与珠帘秀: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可见他与珠帘秀关系密切。珠帘秀是元代著名的女演员,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可能有过交流与合作。

与杨显之、费君祥等:晚年北返祁州时,关汉卿与杨显之、费君祥等人同行,他们都是当时的剧作家,彼此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艺术上的交流。

与其他剧作家:在“玉京书会”中,他与众多剧作家交往,共同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在当时的元曲创作领域,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名句: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出自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动、夸张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敢于与生活抗争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关汉卿倔强、坚韧的性格和对自由、艺术的执着追求。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出自《窦娥冤》,窦娥在临刑前发出的这声悲愤的呼喊,强烈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对天地神灵的质疑,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句。

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两口儿早得团圆!”:出自《拜月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和团圆生活的向往,语言真挚感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情感。

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出自《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贺新郎】,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

元朝·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