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祝允明
祝允明(1461 年 1 月 17 日 - 1526 年),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希哲,自号枝山,明代书法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官宦书香世家,祖父祝颢为明正统进士,官至山西参政;外祖父徐有贞为明宣德八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祝允明受家庭熏陶,从小便聪明勤学,五岁能写大字,九岁能作诗。他擅长古文辞,在书法上成就颇高,和文徵明、王宠、陈道复并称为“吴中四名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为“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
祝允明仕途不顺,屡试不第,直到中年才为官。正德九年(1514 年)授为广东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 年)转任为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五年(1526 年),67 岁的祝允明于病中逝世,两年后葬于横山丹霞坞。
祝允明的人物关系:
祖父:祝颢,明正统进士,对祝允明的成长和学识培养有重要影响,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榜样。
外祖父:徐有贞,明宣德八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在书法等方面对祝允明有指导和熏陶。
岳父:李应祯,是成化年间的中书舍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对祝允明的书法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老师:祝允明曾拜文学大家王鏊为师,王鏊曾被王阳明评为完人。
好友:
唐寅:祝允明与唐寅关系密切,二人都是科场失意之人,一生友情笃实。祝允明曾作《戏题子畏墨竹》赞赏唐寅的绘画才能。
文徵明:祝允明与文徵明交往较多,二人秉性相投,常一起出入吴门各类交游唱和,也会有单独的诗文唱答、佳作互赠。
徐祯卿:他与徐祯卿也是“吴中四才子”中的成员,但徐祯卿进士及第后入京任职,且早卒,因此与祝允明的交往事迹相对较少。
祝允明的名句: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出自《首夏山中行吟》,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的繁忙景象和宁静氛围,充满生活气息。
“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 体现了祝允明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富足的理解。
“狂蝶不曾离宝苑,好花都愿嫁东风。” 语言优美,意境独特,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和思考。
“红颜交代将人误,青史升沉与世移。” 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有一种深沉的思考在其中。
“独起挑灯映窗坐,秋光月色共参差。” 营造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