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素

杨素(544 年—606 年 8 月 31 日),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是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1. 出身与早期经历:

杨素出身名门,是北周汾州刺史杨敷之子。他年少时就有大志,不拘小节,好学勤读,博通经史,擅长草书和隶书,对兵书韬略尤为娴熟。

杨素之父杨敷守汾州时被北齐击败,忧愤而死,死后朝廷未给予表彰。杨素上表陈辩,触怒了周武帝,差点被问斩,但他临刑时毫无惧色,大声直言,周武帝惊诧于他的壮言,认为他是可造之材,不仅赦免了他,还追赠其父为“忠壮”,并封杨素为车骑大将军,后又提升为司城大夫(即工部尚书)。

2. 军事成就:

灭陈之战:开皇八年(588 年),隋起兵伐陈,杨广为行军元帅,杨素为行军总管。杨素为战胜陈国,制造了 5 牙大舰,帆 5 层,高 150 尺,可容纳士兵 800 人。他率水兵从三峡东下,直逼陈国建康,俘虏了陈后主和乐昌公主等千名妃娥。

平叛江南:开皇十年(590 年),江南李陵等反叛,杨素被任命为行军总管,成功平定了荆州和江南之乱,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局面。

抗击突厥:开皇十二年(600 年),杨素任行军元帅,多次击败突厥族的入侵,平息了边塞烽火。

平定杨谅叛乱:仁寿四年(604 年),隋炀帝的五弟汉王杨谅反叛,杨素以轻骑五千,迅速击败杨谅。

3. 政治作为:

杨素在隋文帝时期就担任了重要职务,后来在隋炀帝时期更是被赋予了宰相的职权,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

然而,他在政治上的一些行为也引起了争议。例如,在杨勇案、杨秀案中,杨素都是主谋,并且大搞株连,让数以百计的官员受难。他还支持杨广夺位,这一行为也被后人所诟病。

4. 文学成就:

杨素好学博览,善诗文,工草隶。著有文集十卷(今已失),《全隋诗》录其诗歌 19 首。其代表作有《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赠薛播州》《送蔡君知入蜀》《赋得笛诗》《赠薛内史诗》《出塞二首》等。

5. 历史评价:

《隋书》的作者评价杨素“兼文武之资,包英奇之略”,“考其夷凶静乱,功臣莫居其右,览其厅策高文,号为一时之杰”。但由于他在政治上的一些行为,也有人对他的评价较为负面。

总的来说,杨素是隋朝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影响力在隋朝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但他的一些行为也引发了后人的争议。

作者

隋朝·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