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钱钟书

钱钟书(1910 年 11 月 21 日 - 1998 年 12 月 19 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原名钱仰先,后改为钱钟书,字哲良(后改为默存),号槐聚,别名钱钟书、中书君。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合称“南饶北钱”,被誉为“文化昆仑”“当代第一鸿儒”。

1. 求学经历:

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钱福炯是晚清秀才,父亲钱基博是近代古文大家。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

1929 年,钱钟书在清华入学考试中,国文和英文成绩优异,但数学成绩不理想,仍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入学后,他博览中西新旧书籍,致力于学术研究,并经常在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

1935 年春,钱钟书以历史最高成绩获得公费留学资格,与杨绛共同前往英国就读,后又到巴黎大学进修。

2. 文学创作:

小说方面:长篇小说《围城》是其代表作,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该小说以民国中末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命运轨迹,对人性的复杂、丑恶以及虚荣等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例如男主人公方鸿渐虚伪而软弱,孙柔嘉善于伪装。《围城》被改编为小说连播、电视连续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

散文方面: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以幽默、睿智的笔触探讨了人生、社会等诸多问题,展现了他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诗歌方面:有一定的诗歌创作,如《中书君诗》等,但诗歌成就相对其小说和散文而言,影响力较小。

3. 学术研究:

《谈艺录》: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艺专著,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学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体现了钱钟书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宋诗选注》:选录了宋朝 81 位诗人的 297 首诗作,在选诗和注释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研究宋诗的重要著作,被选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管锥编》:是钱钟书的重要学术著作,以札记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旁征博引,见解精辟,被誉为“国学大典”。

4. 翻译工作:钱钟书在翻译领域也有卓越贡献,曾参与《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工作。

5. 个人品质:

钱钟书为人低调,不喜欢社交,中年以后谢绝访客,潜心写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陪伴妻子杨绛和女儿钱瑗。

他心地善良,尊重他人。晚年请保姆料理生活时,对保姆十分客气和尊重,还在得知保姆家盖房子缺钱时,特意让杨绛送钱给保姆。

钱钟书的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才华和学识备受赞誉,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启示意义。

作者

现代·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