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6 - 1580 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淮安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出生于一个由文职小官僚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喜读稗史、志怪小说,善模仿物情。

吴承恩在科举道路上颇为坎坷,正德十六年(1521 年)中秀才后,多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以岁贡生的身份赴北京谒选。后来,他担任过浙江长兴县县丞等官职,但因被人诬告贪污受贿,被革职拘禁,后真相大白被释放。晚年的吴承恩放弃了对官场的追求,专心创作。

他的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外还有《禹鼎志序》《花草新编》等作品,其著作形式多样,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诔、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

吴承恩的人物关系:

父亲:吴锐。吴锐喜欢读书,但未能取得一官半职,后来继承了妻子徐家的产业做起商人。他对吴承恩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重振家声。

妻子:叶氏。吴承恩的妻子叶氏是户部尚书叶淇的曾孙女,吴锐为儿子挑选这样的妻子,希望能为家族带来人脉的拓展。

表外孙:邱度。邱度是吴承恩姐姐吴承嘉的外孙,他常向吴承恩请教学问,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邱度聪明过人,后来官居光禄寺卿。

好友:陈文烛。隆庆四年(1570 年),陈文烛担任淮安知府期间,经由徐中行引荐,结识了吴承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文学上的影响者:王阳明。王阳明的心学对吴承恩的人生影响很大,虽然两人未曾谋面,但在吴承恩的作品中能看到心学的影子。

吴承恩的名句: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意思是不管山有多高,总会有行人的路;不管水有多深,总会有摆渡的船。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态度。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想法和念头对人行为和境遇的影响,人内心的杂念和欲望会引发各种烦恼和困境,而当内心平静、杂念消除时,这些困扰也会随之消失。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描述了人在遇到高兴的事情时精神振奋,心情烦闷时则容易困倦的状态,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人的情绪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将人生比作浮萍漂泊在大海中,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人与人之间奇妙的缘分,即使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也总会在某个地方相遇。

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 体现出一种不依赖神灵、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判断力的精神,鼓励人们要积极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念头和行为都逃不过天地的洞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天地也会有失公正。

作者

明朝·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