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臧克家

臧克家(1905 年 10 月 8 日 - 2004 年 2 月 5 日),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籍贯山东潍坊诸城。他是中国现代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

1. 生平经历:

早年成长: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庄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地主家庭,18 岁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自幼受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9 岁入读私塾,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阅读了大量新书报刊和宣传革命的书籍。

求学之路:1930 年被国立青岛大学英文系录取,成为闻一多的学生。在青岛期间完成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及《罪恶的黑手》。他的高考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数学零分,国文却考了 98 分,因作文才华被闻一多赏识而被破格录取。

抗战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工作。他奔赴前线,参加了第五战区青年军团,担任宣传工作。在此期间,写成了《血的春天》《走向火线》《随枣行》等作品,还曾深入到军队中采访,撰写了长篇通讯报告集。

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 年调到国家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任编审。1956 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7 年任《诗刊》主编。

晚年经历:“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劳动三年。“文革”结束后,继续创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2 年底因病住院,2004 年 2 月 5 日因冠心病、尿毒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 99 岁。

2. 文学成就:

诗歌风格:臧克家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他善于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诗歌风格含蓄、精炼,富含音乐性。

代表作品:《老马》是他的经典诗作之一,诗中的老马形象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象征着当时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三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三代人的不同命运,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有的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批判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3. 文学影响:

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其他诗人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借鉴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对人民的关注。

他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和文化建设,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总之,臧克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人们铭记和研究。

作者

现代·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