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潘岳
潘岳(247 年 - 300 年),字安仁,故又称潘安,荥阳中牟(今河南)人,西晋文学家。
1. 文学成就:
题材创新:西晋时期,文人创作多围绕个人悲欢,潘岳在这一背景下,仍写下不少关注国计民生的作品,比如《关中诗》《西征赋》《马汧督诔》等,他善于借古讽今,批判不公正现象,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他积极开拓新的诗文题材,描写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景物和物象,咏物赋最能代表其在题材开拓方面的成就,这些作品题材新颖,蕴含创新意识,以小寓大,寄托己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后咏物小赋的发展。
悼亡文学的开创:潘岳在任怀县令期间曾写《内顾诗》二首,抒发与妻子杨氏的思念之情。杨氏去世后,他将强烈的悲伤之情化成《悼亡赋》《哀永逝文》《哀诗》及《悼亡诗》三首等,使悼亡文学成为一种专门题材,开启了以诗赋悼亡怀念亡妻的先河,扩大了悼亡文学的抒情含量和深度,对后世涉足悼亡文学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风格:西晋时期文风繁缛,作家追求辞藻华丽。潘岳受此影响,也注重辞藻,但他别具一格,选用清辞丽句,形成清绮的语言风格。他的诗赋在追求繁文缛彩的同时,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字词代替生僻晦涩的字句,呈现出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清浅绮丽的特点。
2. 个人经历与政治生涯:
潘岳出仕后,担任过司空掾、太尉掾、河阳县令、怀县令、太傅府主簿等职。他在政治上较为坎坷,曾积极攀附权贵,比如对贾谧望尘而拜。最终,他死于“八王之乱”,并被罪夷三族。
3. 容貌与名声: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据《世说新语》记载,他每次外出,都会有不少女子手牵手地围着他的车子,向他的车子投掷鲜花,成语“满载而归”即来源于此典故。
潘岳在西晋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朝张溥辑《潘黄门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