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白
李白(701 年 -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及文学成就如下:
1.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与游历:一般认为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他自幼便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开始撰写诗赋并向社会名流递送作品以获得认可和奖赏。青年时,他游历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后又前往戴天大匡山隐居,学习剑术、纵横术等。二十四岁时,李白离开故乡,途径成都、峨眉山等地,开始了长期的游历生涯,期间结识了孟浩然、李邕、汪伦等好友。
长安为官时期:天宝元年(742 年),李白得到进京供奉翰林的机会,受到唐玄宗的宠幸。然而,他只是被当成御用文人,难以施展政治抱负。加上他性格狂放不羁,得罪了上层,最终出走长安。
安史之乱及晚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 年)重获自由,他顺着长江疾驶而下,作《早发白帝城》。上元二年(761 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生活窘迫,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最终于宝应元年(762 年)客死在当涂县。
2. 诗歌风格:
浪漫主义:李白的诗歌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想象变幻莫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气势磅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奇特的想象把自己、月亮和影子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浪漫色彩。
豪迈奔放: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豪迈的气概和激昂的情怀,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大鹏自比,展现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语言清新明快:李白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清新自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李白一生创作诗歌作品约 1000 余首,现存诗 900 余首。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这些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战争、饮酒作乐、怀才不遇等诸多方面。
对后世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代影响深远。中唐的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中吸取经验;李贺的浪漫主义诗风明显受到他的启发;宋代的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的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诗人,都从他的诗中汲取养分;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也受到他的影响。
李白的人物关系
1. 家族关系:
父亲:名为李客。关于其具体身份和生平事迹记载较少,有说法称其家族因某些原因从陇西迁至蜀地。
族叔:李阳冰。李白晚年生活窘迫时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李阳冰为李白整理诗集并作《草堂集序》,为后人了解李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婚姻关系:
原配夫人:许氏。是唐朝旧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与她成婚并寓居在安陆寿山。
继室夫人:宗氏。安史之乱时,李白和妻子宗氏一起南奔避难。
3. 文学交往关系:
杜甫:杜甫对李白非常推崇,将其视为偶像和知己,曾写过15首关于李白的诗,如《饮中八仙歌》中对李白的描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李白回赠给杜甫的诗相对较少,不过也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等。
王昌龄:他与李白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品风格有相似之处,两人是好友。李白曾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对王昌龄的关心和牵挂。
贺知章:他是李白的老师和朋友,曾任秘书监,博学多才。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两人交往密切。
孟浩然: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将其视为偶像,为孟浩然写了5首诗,如《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高适:李白、杜甫和高适曾一起游历,关系较为复杂。高适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李白后期的经历较为坎坷。
汪伦:李白的好友,李白曾作《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表达对汪伦的感激和友情。
4. 其他关系:
唐玄宗:李白曾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召入京城供奉翰林,为唐玄宗写诗文娱乐。但后来因性格狂放不羁等原因,逐渐被唐玄宗疏远。
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妹妹。李白曾通过她向唐玄宗举荐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李白的名句
1. 豪情壮志类: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黄河之水的汹涌奔腾和人生的短暂易逝相对比,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对时光的感慨。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体现出一种豪放洒脱的精神。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艰难,但诗人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人以大鹏自比,展现出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渴望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
《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出诗人得到唐玄宗征召时的得意与自信,那种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2. 思乡怀人类: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语言简洁质朴,通过对明月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成为思乡诗的经典之作。
《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在出蜀地、过荆门时,看到滔滔江水,联想到这是故乡的水在一路送行,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融入到景色之中。
《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春夜的洛城,听到《折杨柳》的曲调,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山水风景类: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描绘得淋漓尽致,大胆的夸张和奇妙的想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出了诗人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的愉悦心情,白帝城的壮丽景色和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也在诗中得以展现。
《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险峻和长江的壮阔,画面感极强,给人以美的享受。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情感。
4. 友情送别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的场景,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浮云和落日来比喻游子和故人,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5. 爱情闺怨类:
《长干行·其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描写了两小无猜的纯真爱情,语言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通过对女子在玉阶上久立、望月的描写,表现出女子的孤独寂寞和哀怨之情。
6. 人生感悟类: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体现了诗人在孤独寂寞中,以月和影为伴,自我慰藉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豁达的矛盾心态。
与李白有关的成语
1.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其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两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感情纯真的样子。
2. 别有洞天:源自李白的《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该成语意思是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3. 抽刀断水:来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原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无法排解,“抽刀断水”这一成语则比喻无济于事,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
4. 难于上青天:出自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在多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极其困难,比登天还难。
5. 杀人如麻:在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描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杀人极多,如同乱麻一样数不清。
6. 西风残照:源自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该成语常用来描绘衰败、没落的景象。
7. 铁杵磨针: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有一天看到一位老妇人在河边磨铁杵,想要把它磨成针,李白深受触动,从此开始勤奋学习。后来人们用“铁杵磨针”来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8. 妙笔生花、梦笔生花:传说李白少年时曾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生花,后来他的文章才华横溢。因此“妙笔生花”“梦笔生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富有文采。
名人对李白的评价
历史上诸多名人对李白有过精彩的评价:
1.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意即李白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这一称呼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李白诗歌中那种超凡脱俗、仙气飘飘的气质和风格,也反映出贺知章对李白惊才绝艳的才华的高度赞赏。
2. 杜甫:作为李白的好友兼后辈诗人,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他写过多首诗表达对李白的敬仰和思念,如“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称赞李白的诗才无敌,思想超逸不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更是高度赞誉李白的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够惊动风雨,使鬼神哭泣。
3. 苏轼:对李白的诗歌评价很高,曾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他认为上帝把银河派到人间,只有谪仙李白写的诗才能配得上如此奇景,这是对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极高赞誉。
4.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句诗精彩地概括了李白的诗歌风格、气质和他在唐代诗坛的重要地位。李白的诗既充满了浪漫的月光般的柔情与美感,又有剑气般的豪迈与凌厉,他的创作成就占据了盛唐诗歌的半壁江山。
5. 康震:认为李白被称为诗仙,其“仙气”的精神实质是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李白极大地拓展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对民族自信力、想象力的启发是其他诗人难以达到的。
6. 戴建业:评价李白的诗“爆发力强悍,感情猛烈,想象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
7. 司马承祯:评价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这一评价从气质和精神层面肯定了李白的超凡脱俗。
8. 元人:在元代复古思潮中,李白和杜甫被推举为元前诗人杰出的代表。元代诗人方回以“不羁”二字评价李白的性格与才华;胡祗遹盛赞李白及其诗作,认为他豪放不受拘束;赵孟頫肯定李白的才华;虞集用“汗漫浩荡”形容李白,充分肯定其才华。
与李白同一时代的名人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这一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有不少著名人物:
1. 王维:与李白同处唐代,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代表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他和李白的诗歌风格迥异,但在唐代诗坛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李白并称“李杜”。代表作有《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 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风格雄浑悲壮,充满了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思考。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等。他与李白、杜甫等人都有交往,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4. 岑参:也是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战争的残酷以及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5.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富有情趣,代表作有《回乡偶书二首》等。贺知章与李白是好友,对李白的才华非常欣赏,称他为“谪仙人”。
6.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著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他的书法风格豪放洒脱,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人在艺术精神上有相通之处。
7. 裴旻:唐代的剑圣,与李白齐名。据记载,裴旻的剑术非常高超,李白曾向他学习剑术。
8. 鉴真:唐代高僧,他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圣武天皇:日本奈良时代的天皇,在位期间大力推崇佛教,积极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日本与唐朝的交流频繁,李白的诗歌等文化成果也可能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0.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后裔,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他在位期间,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了西班牙,使西班牙成为了阿拉伯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与唐朝在文化、经济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交流。
与李白有关的影视作品
1. 《长安三万里》(2023 年):这是一部动画电影,从高适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与李白之间跨越数十载的情谊,以及在大唐盛世下诗人们寻梦理想的壮美篇章。影片呈现了李白从青年到老年不同阶段的状态,包括他的豪情壮志、怀才不遇以及对人生的追求等。其中李白吟诵《将进酒》的片段更是被众多观众视为高光时刻。
2. 《妖猫传》(2017 年):在这部电影中,辛柏青将李白的“癫与狂”“痴与醉”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李白在影片中戏份不算多,但他在极乐之宴上创作《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感受到了李白的才情和不羁。
3. 《李白之天火燎原》(2019 年):这是一部玄幻武侠动作电影。影片讲述了李白幼年时目睹老夫子在武街之战中丧命之后,结识了裴旻从而踏上了寻求公平力量的道路。初入长安时壮志未酬的李白,受安西都护府举荐参加中秋节大典,不料卷入一场血雨腥风的阴谋之中,最终放弃了面圣为官的机会,与地下长安的流匪恶徒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角逐。
4. 《剑仙李白》:这是一部电视剧,但有多个版本。比如刘松仁曾饰演过李白,展现了李白的剑仙风采和诗人气质。
5. 《太白传奇》:曾计划拍摄的一部电视剧,主创阵容群星灿烂,制作人孟凡耀、编剧北村、导演邵警辉等参与制作,主演包括陈建斌、曾黎、卢星宇、刘德凯、伊能静、张译、宋佳伦、李建义等。不过该剧是否最终播出存在不确定性。
6. 《杨贵妃秘史》:在这部电视剧中,王洛勇饰演李白。剧中对李白与杨贵妃等人物之间的交集有一定的展现。
7. 《我的唐朝兄弟》:这是一部电影,杨树鹏导演在片中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李白形象,不过李白在影片中并非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