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龚自珍

龚自珍(1792 年 8 月 22 日 - 1841 年 9 月 26 日),字璱人,号定盦,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出身与教育:出身仕宦书香之家,祖父、父亲都在礼部为官,外祖父是学者,母亲是诗人。他四岁启蒙,接受了训诂学、古今官制、古今体诗编年、目录学、掌故学、今文经学等多方面的学习。

仕途经历: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考中举人,此后参加会试屡屡受挫,历经十几年,六次会试始中进士。中进士后却不得进翰林,被任命为知县、湖北同知等小官职,龚自珍没有前去任职,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等小京官,仕途郁郁不得志。

学术与文学成就:在学术上提倡“通经致用”,主张更法、改图、选拔人才。他善诗文,有“龚派”之称,是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著有《定盦文集》,计有诗、词、文八百余篇,其中诗作《己亥杂诗》共 315 首。其诗文多批判社会,打破嘉庆以来文坛的平庸风气。在诗歌艺术上,他是“新体诗派”中的成就最高者;在散文创作上,他开创了经世散文的新风。

龚自珍的人物关系:

祖父:龚敬身,乾隆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云南楚雄知府、迤南兵备道,著有《桂隐山房遗稿》。

父亲:龚丽正,嘉庆进士,曾任知府、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等官,著有《国语注补》。

母亲:段驯,字淑斋,江苏金坛人,女诗人,诰封恭人,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妻子:第一任妻子段美贞,是龚自珍表妹,段玉裁孙女,婚后怀病,庸医误以为妊娠,卒年二十二;第二任妻子何吉云,安庆知府的女儿。

儿子:龚橙,原名襄,字孝拱,号半伦,有才学,但放弃举子业。

友人:与魏源、林则徐、顾太清等交往密切。魏源是他的同道好友,两人都主张经世致用;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龚自珍曾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向林则徐建议严惩烟贩,积极备战。顾太清是清代著名女词人,与龚自珍曾有诗词唱和。

龚自珍的名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己亥杂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腐朽、人才埋没的不满,强烈呼吁进行社会变革、选拔各类人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出自《己亥杂诗》,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辞官但仍心系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己多年来怀才不遇的感慨。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回顾自己的经历,既有才华横溢的自信,又有怀才不遇的悲愤。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沉闷和腐朽,强调了社会变革的紧迫性。

作者

清朝·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