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李劼人
李劼人(1891 年 6 月 20 日 - 1962 年 12 月 24 日),原名李家祥,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他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懒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其主要身份包括作家、法国文学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1. 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这三部小说被称为“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创作于 1935 年,以四川为背景,以袍哥头目罗歪嘴和农民顾天成及蔡大嫂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为中心,描绘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广阔社会画面,将史诗性质与世态人情的描摹高度结合,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暴风雨前》将叙述由天回镇移到成都,集中在半官半绅的郝达三公馆,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再现了 1901 - 1910 年间中国的社会状况。《大波》试图以更恢弘的气度再现 1910 年、1911 年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至四川独立的整个过程,堪称四川辛亥革命的一部宏大史诗和百科全书。
文学风格:李劼人长于现实主义描写,善于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细腻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地方色彩,对四川的风土人情、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都有生动的描写,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
文学地位:他被郭沫若赞誉为“中国的左拉”,也被文学界称为“东方的福楼拜”。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其他经历:
早年经历:1911 年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1907 年,进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读书,1919 年赴法国留学。
工作经历:在法国期间,他担任过《四川群报》的主笔和编辑。回国后,先任《川报》主编,后任教于成都大学等。此外,他还曾开办餐馆、出任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嘉乐纸厂董事长等职务。
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的工作等。
李劼人一生著述丰富,除了小说创作,还发表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以及散文、书信等。他的《李劼人全集》于 2011 年 9 月辛亥革命 100 周年、他诞辰 120 周年之际出版,全面展现了他在文学、翻译、民俗等领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