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郦道元
郦道元(约466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1. 出身与早年经历:
出身官宦世家,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北魏太武帝时期任给事东宫,后来成为优秀的军师,曾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少年时因父亲任青州刺史,便跟随父母居住青州。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就有志于地理学研究,《北史·郦道元列传》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2. 仕途经历:
仕途坎坷,历任多种官职。在朝中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外出历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他执法严峻,有威名,但也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例如在任东荆州刺史时,他以威猛为政,像在冀州一样使当地治安良好,但也因此引起当地百姓到朝廷告状。在担任御史中尉时,他不避豪强和皇族,得罪了不少权贵。
3. 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著有《水经注》四十卷,这是他最主要的成就。《水经注》名义上是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它详细记载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地理、文学价值。
政治成就:为官期间严猛以治,不避权贵。他曾将汝南王元悦的宠侍丘念逮捕入狱并抢先处死,还检举元悦的不法行径,可谓刚正勇敢。
军事方面:参与过一些军事行动,如孝昌年间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他受朝廷派遣指挥平叛,军队到达涡阳后,叛军战败撤退,他追逐讨伐,多有斩杀俘获。在《水经注》中,他还记载了历史上各地发生的大小战役战斗不下三百次,对作战双方的地理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开兵要地理之先河”。
4. 死因: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宗室元徽等趁机推举拜郦道元为关右慰劳大使,前去监管萧宝夤。同年,郦道元在阴盘驿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害。后来灵柩回到长安城,朝廷追赠他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文学创作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