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王胄

王胄(558~613 年),字承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王导八世孙。他是隋朝大臣,也是文学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仕陈:王胄年少时就有出众的才华,在陈朝开始为官,起初担任鄱阳王法曹参军,后来历任太子舍人、东阳王文学等职务。

入隋为官:陈朝灭亡后,晋王杨广将他引为学士。仁寿末年,他跟随刘方攻打林邑,凭借战功被授予帅都督。大业初年,担任著作佐郎,其文词受到隋炀帝的重视。他还曾跟随隋炀帝出征辽东,进而被授朝散大夫。

最终结局:王胄生性洒脱不羁,自恃才高,常常凌傲时人。杨玄感经常与他交往,大业九年(613 年)杨玄感谋反失败,王胄潜逃回到江左,最终被捕诛杀。

2. 文学成就:

王胄工诗能文,与虞绰齐名,所作词赋在当时颇为流行。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气势豪迈,有的情感细腻。例如《别周记室》感情真挚,词意深婉。

他的《奉和赐酺诗》深受隋炀帝赞赏,隋炀帝的很多篇什,都让他来继和。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他的集十卷,但已经失传。现今存世的有《别周记室》《白马篇》等诗近 20 首(含残句),载于《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及本传。

3. 历史评价:

王胄以其文学才华在隋朝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地位,但他的性格和行为也给他带来了不少争议。他的恃才傲物使他在官场中树敌不少,最终也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不过,他的文学成就仍然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作者

隋朝·王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