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欧阳修

欧阳修(1007 年 - 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1.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阳,四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前往湖北随州投奔叔叔。因家境贫寒,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读书写字。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常去借书抄诵,偶然得到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后日夜通读。

科举入仕:欧阳修的科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因擅长古文,在流行骈文(pián wén)的科考中多次落榜。后来他潜心研究骈文写作,终于在天圣八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曾在洛阳、夷陵、滑州等地任职,在夷陵期间,他深刻体会到民生疾苦,这对他的文学创作和仕宦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仕途起伏:欧阳修性格刚直,曾为范仲淹鸣不平而被贬为夷陵县令。庆历三年,他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新政失败后,他被守旧派攻讦为朋党,外放滁州、扬州等地。晚年他因卷入濮(pú)议之争,遭人毁谤,虽查明是谣言,但他心生倦意,自请辞官。

2. 文学成就:

散文方面: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道并重”。他的散文风格平易流畅、委曲婉转,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秋声赋》等。《醉翁亭记》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流传千古,展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怀。

诗词方面:在诗歌领域,他使宋诗开始散文化、议论化,奠定了宋诗现实主义的基础。其诗风流丽宛转,诗歌作品有 800 余首。在词的创作上,他与晏殊并称“欧晏”,词作题材风格多样,具有民歌风味,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词作有 200 多首,著名的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朝中措·平山堂》等。

3. 史学贡献:

撰写史书:他提出“正统论”学说,在史学方面成就斐然。他主持撰写《新唐书》,负责本纪、志、表等部分的写作和全书的统稿工作;独自编写《新五代史》,这两部史书对后世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新五代史》体裁与文笔堪称楷模,褒贬得当,启迪后人。

4. 其他方面:

欧阳修还是中国金石学的开创者,他撰写的《集古录》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 1000 卷,成为金石学开山之作。

欧阳修在文学、史学、金石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的人物关系:

1. 家庭关系:

父亲:欧阳观,是一位廉洁正直的官员,对欧阳修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母亲:郑氏。欧阳修幼年时,父亲欧阳观去世,家境贫寒,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欧阳修读书识字,培养了欧阳修的学识和品德。

2. 师友关系:

老师:胥偃。欧阳修早年科举之路坎坷,多次落榜,后来遇到了恩师胥偃。胥偃对欧阳修的才华十分欣赏,在其指导下,欧阳修连登科考三元榜首。

好友:

梅尧臣: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欧阳修齐名,时称“欧梅”。两人最初通过书信往来相识,后在汴京得以面晤,志同道合,很快成为挚友。他们互相切磋诗文,交流创作心得,还共同参与了《新唐书》的编纂工作。

杨寊: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壬午科状元,是欧阳修的朋友。他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

范仲淹:欧阳修十分敬重范仲淹,1036 年,范仲淹呼吁改革,遭人反对,欧阳修也受牵连被贬。两人有着相似的政治抱负和刚正不阿的性格。

3. 弟子关系:

苏轼、苏辙:欧阳修是苏东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古时主考官即为老师,所以苏轼、苏辙是欧阳修的弟子。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极为赞赏,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读来后,认为苏轼后生可畏。后来,苏轼的文学成就很高,也一直对欧阳修尊敬有加。

曾巩:也是欧阳修的弟子,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提携。欧阳修对曾巩的文章赞誉有加,曾巩也对欧阳修十分尊敬和感激。

王安石:严格来说,王安石并非欧阳修的正式弟子,但欧阳修对王安石的才华也较为认可,在王安石考中进士时,欧阳修曾写文章赞扬他。

欧阳修的名句

1. 《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是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乐的追求以及超脱物外的心境,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表达寄情山水的经典语句。

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三个“深”字叠用,描绘出庭院的幽深,意境深远,为后世赞誉。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以生动的描写,将女子的哀愁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 《生查子·元夕》:

月上柳梢(shāo)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词描写了元宵佳节时,青年男女约会的美好场景,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成为了爱情诗词的经典之句。

4. 《踏莎行·候馆梅残》: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tiáo)不断如春水。”用春水来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生动地表现出离别的愁绪绵延不绝。

平芜(wú)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两句将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腻而深刻,从空间上层层递进,把行人的遥远和思念的绵长展现出来。

5.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词表达了人生中对情感的执着是自然而发的,与外在的景物无关,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6.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抒发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语言平实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7. 《画眉鸟》: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借画眉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

北宋·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