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

(一)衣

1. 士农工商的服饰差异

在宋代,不同阶层的人穿着有明显的区别。

官员:宋代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例如,官员的官服颜色和图案是区分品级的重要标志。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官服,五品以上着朱色官服,七品以上着绿色官服,九品以上着青色官服。官服上还绣有不同的图案,如一品官员官服上绣有龙,这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在服饰上的体现。

士人:他们大多穿着宽松的长袍,颜色较为素雅,以体现他们的儒雅气质。

农民:一般穿着短衣,便于劳作。材质多为粗布,颜色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商人:虽然经济上比较富裕,但在社会地位上较低,他们的服饰受到一定限制。他们不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颜色也有限制,通常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2. 服饰的变化趋势

从北宋到南宋,服饰也有一些变化趋势。北宋初期,服饰较为拘谨、保守,到了南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妇女的服饰,款式增多,如出现了褙子这种流行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对襟、窄袖的长衫,两侧开衩,既方便活动,又显得美观大方。

(二)食

1. 主食与副食

主食:宋代南方以稻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特点密切相关。在南方,水稻种植广泛,所以稻米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北方则是小麦种植居多,面食种类繁多,如馒头、面条、饼等。

副食:肉类方面,宋代人食用猪、牛、羊、鸡、鸭、鱼等。不过,由于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宋朝政府有法律禁止随意宰杀耕牛,所以牛肉相对较少。蔬菜的种类也很丰富,有萝卜、白菜、韭菜、菠菜等。此外,宋代的饮食文化中,豆制品非常流行,如豆腐、豆浆等,它们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饮食的地域特色与餐饮行业的发展

地域特色:北方的饮食较为厚重,如羊肉泡馍等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南方的饮食则更加精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细腻,如江南地区的鱼羹等。

餐饮行业的发展:宋代的城市中餐饮行业非常发达。在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餐馆、酒楼、小吃摊等。一些大城市,如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有很多著名的酒楼,这些酒楼规模宏大,内部装修豪华,提供各种各样的菜肴和美酒。而且,宋代的饮食文化已经有了菜系的雏形,如川菜以麻辣为特色,已经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

(三)住

1. 城市住宅与农村住宅

城市住宅:在城市里,住宅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多样。富贵人家的住宅往往是四合院式的建筑,有正房、厢房等多间房屋,庭院中还会有花草树木等装饰。房屋的建筑材料较好,多采用砖瓦等。例如,东京的一些达官贵人的住宅,雕梁画栋,非常气派。普通市民的住宅则相对较小,多为简易的瓦房或者茅屋,布局也比较紧凑。

农村住宅:农村的住宅比较简陋,大多是茅屋。茅屋以泥土和茅草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不过,在一些富裕的农村地区,也有砖瓦结构的住宅,但数量较少。农村住宅一般会有自己的小院,用于饲养家禽家畜等。

2. 建筑风格的影响因素

宋代建筑风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和封建等级制度影响着建筑的规模和装饰。比如,只有皇家和贵族的建筑才能使用某些特殊的装饰和色彩。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也对建筑有影响。在南方,由于气候湿润,建筑多注重通风和防潮;在北方,气候寒冷,建筑更注重保暖。

(四)行

1. 交通工具的种类

在宋代,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

陆路交通:常见的有牛车、驴车等畜力车,这是普通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富贵人家则会乘坐马车,马车装饰华丽,乘坐起来更加舒适。此外,还有轿子,轿子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官轿、民轿等。官轿是官员出行乘坐的,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官轿的规格也有所不同。

水路交通:由于宋代的水路交通发达,船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内河航运中,有各种各样的船只,如客船、货船等。客船用于载人,内部设施较为完善,有的客船还设有客房等。货船则主要用于运输货物,船身较大,载重量较重。在沿海地区,还有用于海外贸易的大型海船。

2. 交通设施的发展

宋代重视交通设施的建设。在陆路方面,修建了许多道路,并且对道路进行了维护。道路两旁还设有驿站,驿站为过往的官员、商人等提供休息、换马等服务。在水路方面,对河道进行了疏浚,并且修建了许多桥梁。例如,著名的洛阳桥和安平桥,这些桥梁的建造技术先进,是宋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

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一)娱乐活动

1. 瓦子和勾栏

瓦子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里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如杂技、歌舞、说书、木偶戏等。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到瓦子里观看表演,放松身心。不同的勾栏会有不同的表演特色,吸引着不同的观众群体。例如,有的勾栏以杂技表演闻名,会有艺人表演惊险刺激的杂技节目,像走钢丝、喷火等。

2. 传统节日中的娱乐活动

在宋代的传统节日里,也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春节(元旦):这是宋代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等。还会进行拜年活动,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访,祝福新年。此外,在京城等大城市,还会有盛大的元宵灯会,灯会期间,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精美的花灯,有动物形状的、人物形状的等。还有舞龙、舞狮等表演,整个城市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赛龙舟是一项非常热闹的水上活动,河边围满了观看的群众,龙舟上的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划船。

中秋节:全家团聚,赏月、吃月饼。人们还会在庭院中摆上供桌,祭祀月神。

(二)文化生活

1. 文学艺术的繁荣

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它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苏轼的词风豪迈奔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开阔。辛弃疾的词则充满了爱国情怀,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柳永的词多描写市民生活和男女之情,语言通俗,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清新自然,后期则充满了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

绘画艺术:宋代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山水画方面,有李成、范宽等画家,他们的山水画注重对山水意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花鸟画方面,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很有造诣的画家,他的花鸟画工笔细腻,色彩鲜艳。此外,宋代还出现了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人物众多,形态各异,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2. 文化教育的普及

宋代重视文化教育,教育得到了普及。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学校,如书院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都是著名的书院。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吸引了许多学子前来求学。此外,宋代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的规模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也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

历史基础

七下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