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朝对外交往的背景
1. 唐朝的繁荣与强盛
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强大。“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商业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交通的发达
唐朝的交通十分发达。陆路方面,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可到达朝鲜半岛;向西经丝绸之路可通往中亚、西亚,甚至远达欧洲。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更加繁荣,沿途设有驿站,为往来商旅提供便利。水路方面,唐朝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交通便利。从广州出发,经南海可到达东南亚、印度半岛、波斯湾等地。
二、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1. 遣唐使
日本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从贞观年间开始,多次派遣唐使来唐朝。遣唐使规模庞大,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五六百人。他们带着各种礼品和留学生、学问僧等来唐朝学习。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绘画、建筑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带回日本。
2.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朝著名的高僧。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他在东渡过程中历经磨难,双目失明,但始终坚持不懈。754年,鉴真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他带去了大量的佛经、佛像等。同时,鉴真还传播了唐朝的建筑艺术,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该寺至今仍是日本的著名建筑。他还传播了唐朝的医药学知识,对日本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唐朝与新罗的交往
1. 政治与文化交流
新罗与唐朝往来频繁。新罗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唐朝学习。这些留学生在唐朝学习儒家经典、政治制度等知识,回国后为新罗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罗还仿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在文化方面,新罗的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2. 经济交流
新罗与唐朝的经济交流十分活跃。新罗的物产,如人参、牛黄等传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大量运往新罗。双方在边境地区还设有互市,进行贸易往来。
四、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1. 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他为了求取佛教真经,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天竺。玄奘历经千辛万苦,穿越沙漠、翻过雪山,经过西域和中亚各国,最终到达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学习佛法,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2. 交流成果
玄奘在天竺学习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回国后,在长安主持译经工作,将大量的天竺佛经翻译成汉文。他还根据自己的西行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他所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五、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
1. 对唐朝自身的影响
对外交往丰富了唐朝的文化内涵。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西域文化等与唐朝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使唐朝文化更加多元、绚丽多彩。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唐朝商业的繁荣,长安、广州等城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2. 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的文化、技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唐朝的造纸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通过对外交往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的文化,如诗歌、绘画、书法等也在东亚、东南亚、中亚等地广泛传播,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国家与唐朝进行交往。
关于“对外友好往来”的填空题:
1.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被称为______。(遣唐使)
2. 跟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______,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推动了日本的大化改新。(阿倍仲麻吕)
3. 唐朝时期,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______。(片假名和平假名)
4.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______,他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鉴真)
5. 鉴真在日本传播了唐朝的______等文化知识,还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建筑、医药、雕塑、绘画、文学)
6. 新罗是______半岛上的国家。(朝鲜)
7. 新罗强盛以后,派遣______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使节)
8.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制度。(政治)
9. 新罗采用______选拔官吏。(科举制)
10. 唐朝的______传入新罗,新罗的音乐也传入中国。(文化、科技)
11. 唐朝时,称印度为______。(天竺)
12. 贞观初年,______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玄奘)
13. 玄奘取经归来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______》一书。(大唐西域记)
14.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______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新疆)
15.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______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印文化)
16. 鉴真东渡日本,他带去的______技术对日本的影响很大。(医药)
17.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______。(人参)
18. 日本的平城京(奈良)建筑风格仿照唐朝的______。(长安城)
19. 玄奘西行天竺时,曾在天竺的最高学府______游学。(那烂陀寺)
20.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包括唐朝的强盛、______发达、对外交通便利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