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1. 经济因素

14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些城市的工商业繁荣,手工工场和商业贸易发展迅速。例如,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发达,拥有众多的手工工场,商人在国内外进行广泛的贸易活动。这种经济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2. 文化因素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在意大利等地,依然保留着许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增加,他们渴望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重新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这成为文艺复兴兴起的文化基础。

3. 阶级因素

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逐渐崛起,但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他们仍然受到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压制。资产阶级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他们希望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倡导人性解放,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二)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 人文主义

1. 内涵

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伟大的,有能力创造美好的事物。例如,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教会宣扬的人是上帝的罪人、人生来就有罪等观念,他们相信人具有无限的潜力。

人文主义倡导人性解放,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这与中世纪教会提倡的人们要忍受现世的苦难,以换取来世的幸福形成鲜明对比。人文主义者认为人们应该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知识和理性。他们主张通过学习和研究来获取知识,以理性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宗教教义。

(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 文学领域

但丁

但丁·阿利吉耶里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在《神曲》中,但丁以自己的梦幻之旅为线索,描写了他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中的所见所闻。这部作品批判了中世纪的教会统治,表达了对人类理性和美德的追求。例如,他把许多生前作恶多端的教皇和神职人员打入地狱,反映了他对教会腐败的不满。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诗歌以爱情为主题,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十四行诗体优美,富有感染力。彼特拉克在诗歌中强调了人的情感和个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例如,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爱人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薄伽丘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讲述了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住了10天,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的内容。《十日谈》中的故事大多以爱情和人性为主题,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歌颂了人性的解放。例如,其中的一些故事描写了神职人员的荒淫无耻,与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形成强烈反差。

2. 艺术领域

达·芬奇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闻名于世。蒙娜丽莎的微笑似笑非笑,给人无限的遐想,这幅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神秘。他的《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的情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姿态,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达·芬奇还在解剖学、建筑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有卓越的建树,他的手稿中记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雕塑作品《大卫》展现了男性的力量和美。大卫的肌肉线条清晰,表情坚定,充满了英雄气概。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中,他描绘了上帝创造世界的宏大场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高大、强壮,充满了生命力。他的建筑作品如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拉斐尔

拉斐尔的绘画以优雅、和谐著称。他的《雅典学派》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一起探讨哲学问题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布局合理,色彩和谐。拉斐尔善于塑造圣母形象,他笔下的圣母温柔、慈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如《西斯廷圣母》。

(四)文艺复兴的影响

1. 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思想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2. 文化方面

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众多的文学作品、绘画、雕塑等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至今仍然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人们广泛欣赏和研究。

3. 社会方面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加积极地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动力。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 经济根源

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欧洲各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获取黄金、香料等贵重物品。例如,东方的香料在欧洲是非常珍贵的商品,可用于保存食物、制作香水等,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欧洲人不得不寻找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

2. 社会根源

欧洲的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对东方的财富充满了向往。《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广泛流传,书中对东方的描述,如东方到处是黄金、珠宝等,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人到东方探险的欲望。

3. 宗教因素

传播基督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的教会希望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将基督教传播到东方的广大地区,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力。

4. 技术条件

在15世纪,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罗盘针在航海上的应用,使航海者能够更准确地辨别方向;多桅帆船的出现,提高了船舶的航行速度和承载能力;地圆学说的流行,使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 迪亚士的航行(1487 - 1488年)

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的派遣,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航行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风暴,船队被吹到了非洲南端的一个岬角,迪亚士将这个岬角命名为“风暴角”,后来葡萄牙国王将其改名为“好望角”,这一发现为后来通往东方的航路开辟了新的方向。

2. 达·伽马的航行(1497 - 1499年)

达·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行,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最终到达了印度。达·伽马的航行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这使得欧洲与印度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3. 哥伦布的航行(1492 - 1493年)

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率领船队向西横渡大西洋。他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一直向西航行能够到达东方的印度。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大陆的巴哈马群岛。虽然他误认为到达的是印度,但他的航行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一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1519 - 1522年)

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太平洋上,船队经历了漫长的航行,到达了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的冲突中被杀,他的船队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最终返回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对世界的影响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开始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例如,欧洲的商人可以直接到美洲获取白银,再用白银到亚洲购买香料、丝绸等商品。

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逐渐衰落,而荷兰、英国等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崛起。

物种交流: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种类。欧洲的马、牛、羊等家畜也传入美洲,改变了美洲的农业生产方式。

2. 对欧洲的影响

经济方面:欧洲的商业和航海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低价购买土地和商品,高价出售商品而获取了巨额利润,而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则受到了削弱。

政治方面: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权力,推动了欧洲的政治变革,如尼德兰革命等。

思想方面:新航路开辟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得到了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历史基础

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