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 发现地点: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周口店地区有多个洞穴,为北京人的生存和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场所。
2.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 外貌特征:
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如头部眉骨粗大、前额低平、嘴巴前伸等,但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具备了一定的人类特征,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4. 使用工具:
类型:使用打制石器,这种石器是通过简单的敲击、砸打等方式制作而成,比较粗糙,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用途:北京人用石器来砍伐树木、挖掘植物根茎、猎捕动物等,以获取食物和生存所需的资源。
5. 社会组织: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的力量难以应对自然的威胁和获取足够的食物,所以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6. 火的使用: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他们可能通过雷击、森林火灾等自然现象获得火种,然后将其保存下来。火的使用对北京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用来烧烤食物,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可以用来取暖,抵御寒冷的气候;还可以用来驱赶野兽,保护自己的安全。
7. 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进化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关于“北京人”的填空题
关于北京人的填空题:
1. 北京人发现的地点是(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大约是(距今约70万—20万年)。
3. 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5. 北京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采集和狩猎)。
6.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具有(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的特点。
7.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和木棒)。
8. 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9. 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10. 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方法是(打制方法)。
11.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12.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13.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是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4. 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使得他们的(前肢)得以解放,能够从事更复杂的劳动。
15.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的发现,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16. 北京人在采集植物果实和猎取动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17. 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约为(1088毫升),比现代人的脑容量小。
18. 北京人用(粗糙的石器)切割食物、挖掘植物根茎等。
19. 北京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人群)。
20.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灰烬层,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长时间保存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