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背景

1. 战争的破坏与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城市成为废墟,工业设施被摧毁,交通网络瘫痪,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德国的许多城市如柏林、汉堡等几乎被夷为平地,法国的东北部工业区遭到严重破坏。然而,西欧在战前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这为战后的经济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美国的援助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援助。从1948 - 1952年,美国向西欧16个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总额达130多亿美元。这些援助以物资和贷款的形式发放,主要用于重建西欧的基础设施、恢复工业生产等。马歇尔计划不仅为西欧提供了急需的资金和物资,还促进了西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刺激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但西欧各国也积极参与其中。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如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在西欧得到应用和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如电子工业、核能工业等,为西欧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1. 经济高速增长

在20世纪50 - 70年代,西欧各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例如,联邦德国在这一时期成为西欧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工业产量在1955年就超过了战前水平,到197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2.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迅速上升。在工业内部,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煤炭、钢铁等工业部门的主导地位。例如,德国的汽车工业如大众、奔驰等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德国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欧洲的联合

(一)联合的背景

1. 历史教训

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于欧洲,欧洲各国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欧洲人意识到,只有通过联合,才能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例如,法德两国在历史上是宿敌,但在二战后,两国都认识到相互对抗只能带来灾难,必须寻求合作。

2. 经济发展需求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面临着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单个国家的市场相对狭小,资源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获取资源、提高竞争力,西欧各国需要联合起来。例如,在国际贸易中,联合起来的西欧能够在与美国、日本等国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3. 国际形势压力

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西欧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控制。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欧需要联合起来增强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手段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西欧各国希望通过联合来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二)联合的进程

1.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51年)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端。欧洲煤钢共同体将六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管理机构之下,实现了煤钢资源在六国之间的自由流通。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六国煤钢产业的发展,还为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例如,通过消除煤钢贸易的关税和配额限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1957年)

1957年,上述六国又签订了《罗马条约》,分别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逐步实现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则致力于促进成员国在原子能领域的合作。这两个共同体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3. 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欧共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共体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果,如建立了共同的农业政策,通过价格补贴、农产品贸易等措施来保护和促进成员国的农业发展;还逐步取消了内部关税,建立了统一的对外关税,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更加自由和便利。

4. 欧洲联盟的成立(1993年)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还在政治、外交、安全等领域开展合作。例如,欧盟建立了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国际事务中试图以一个声音说话;发行了统一的货币 - 欧元(1999年开始启动,2002年正式流通),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成果,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货币稳定。

(三)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1. 经济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欧洲一体化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内部市场的扩大使企业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例如,跨国公司在欧盟内部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统一货币欧元的使用降低了货币兑换成本,稳定了汇率,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增强经济竞争力: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欧盟能够以统一的立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谈判,争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在科技研发方面,欧盟通过联合项目和资源共享,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提高科技水平,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 政治意义

维护和平稳定:欧洲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隐患。成员国之间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分歧,共同制定政策,这种合作模式为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法德两国的和解与合作成为欧洲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提高国际地位:欧盟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成员国的政治经济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欧盟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决策,表达欧洲的共同利益和观点,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3. 社会文化意义

促进人员交流与文化融合:欧洲一体化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人员的自由流动。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成员国之间旅游、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例如,欧洲的学生可以通过“伊拉斯谟”计划到其他成员国的大学学习,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播。

提升欧洲认同: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逐渐增强。人们开始超越国家界限,将自己视为欧洲公民的一部分,这种共同的身份认同有助于加强欧洲的凝聚力和团结。

历史基础

九下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