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20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1. 国际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例如,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将资金投向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惠的政策等条件建立工厂、开展业务。像美国的苹果公司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进行产品组装生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扩大了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吸引外资,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中国设立了众多的经济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入驻。

2.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额不断攀升。货物贸易涵盖了从原材料、农产品到高科技产品等各个领域。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向世界各国出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同时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资源。服务贸易也蓬勃发展,包括金融、旅游、教育、电信等领域。国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跨境流动规模巨大,每天都有巨额的外汇交易。

(二)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1. 数量和规模

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庞大。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例如,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在多个国家拥有众多的门店,其采购网络遍布全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商品,然后在全球市场销售。雀巢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生产和销售各类食品和饮料产品。

2. 经营模式

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它们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将生产环节分散到世界各地。比如汽车制造企业,可能将发动机生产放在技术发达的国家,车身组装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而研发中心则可能设在科技人才集中的地区。这种全球化的经营模式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 建立与职能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取代了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通过制定和实施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等方式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2. 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框架,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全球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按照国际规则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和贸易制度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

资源配置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能够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经济增长和技术传播: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带动了技术、管理经验的传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或竞争,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中国的一些企业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2. 对消费者的好处

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种类、更低价格的商品和服务。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的特色产品能够进入全球市场。例如,消费者可以在本国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水果、特色美食、时尚服装等。同时,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二)消极影响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可能拉大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往往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获取了大部分的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原因,可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达国家则掌握着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长期来看,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2. 经济风险的全球化传递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一国的经济波动很容易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例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等。许多国家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订单减少等问题,国际贸易萎缩,失业率上升。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一)对发达国家的措施

1. 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政策

发达国家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例如,美国在传统制造业衰落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对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再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适应新的就业岗位需求。

2. 加强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发达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如气候变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应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措施

1. 发展教育和科技,提升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科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印度通过发展软件教育和软件产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2. 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既要积极吸引外资,又要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不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3. 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南南合作,通过相互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等方式共同发展。例如,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在区域内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和一定程度的产业分工协作。同时,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开展南北对话,与发达国家就贸易、环境、技术转让等问题进行协商,争取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世界各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基础

九下第20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