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运动背景
1. 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压迫
在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下,印度经济遭受严重剥削。英国把印度当作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印度传统的手工业遭到破坏,农民生活困苦。例如,英国大量倾销机器生产的纺织品,印度的棉纺织业受到极大冲击,众多棉纺织工人失业。
政治上,印度人民被剥夺了基本的政治权利,处于无权地位。印度的行政、司法等大权都掌握在英国殖民者手中,印度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没有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战后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贫困,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2. 民族意识的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印度的知识分子受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倡导民族独立和解放。例如,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逐渐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通过宣传和组织活动,唤起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
(二)运动过程
1. 甘地的领导
甘地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他倡导以“非暴力”的方式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唤起殖民者的良知,同时也能团结印度各阶层人民。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主张“真理与非暴力”,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来实现印度的独立。
2. 运动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0 - 1922年):1920年,甘地发起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包括抵制英国货、抵制英国法庭、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的机器纺织等。这些措施得到了印度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印度各地纷纷开展抵制活动,城市和农村的群众都参与其中。例如,印度人民自己纺织土布,不购买英国的纺织品,这对英国的纺织业造成了一定冲击。然而,1922年,由于发生了乔里乔拉村事件(群众烧死了22名警察),甘地认为运动已经超出了非暴力的范围,于是宣布停止运动。
第二阶段(1930 - 1934年):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以“食盐进军”为开端。甘地率领信徒步行到海边,自制食盐,以抗议英国殖民政府的食盐专卖法。这一行动再次激发了印度人民的反抗热情,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开展了抵制英国食盐、抵制英国税收等活动。这次运动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英国殖民政府采取了镇压措施,但这反而更加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斗志。
第三阶段(1940 - 1942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甘地发起了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要求英国殖民者“退出印度”,但英国殖民政府对运动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三)运动影响
1. 对印度的影响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动员了印度广大民众参与到民族独立运动中来,使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同阶层的印度人,包括农民、工人、商人、知识分子等,团结在一起,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这一运动也使英国殖民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印度的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力量。
2. 国际影响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其他殖民地国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民族解放斗争模式。这种以非暴力方式进行抗争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启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证明了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除了暴力革命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斗争方式。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一)运动背景
1. 英国的殖民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对埃及进行了全面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埃及实行军事管制,控制着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埃及的经济被纳入英国的殖民经济体系,埃及的农业和工业都为英国的战争需求服务,导致埃及的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例如,埃及大量种植棉花以满足英国纺织业的需求,而自身的粮食生产却受到影响,农民生活困苦。
在政治上,埃及人民没有政治权利,埃及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极为不满,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
2. 民族资产阶级的崛起
20世纪初,埃及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崛起。他们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实力,开始追求政治上的权力,希望能够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成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组织起来,要求英国承认埃及的独立。
(二)运动过程
1. 华夫脱党的成立与领导
1918年,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成立了华夫脱党。“华夫脱”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代表团”,该党主张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要求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党在埃及人民中积极宣传民族独立思想,组织群众运动,成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核心。
2. 运动的发展
1919年,华夫脱党向英国提出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埃及人民纷纷响应,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等活动,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这一运动席卷了埃及的城市和乡村,埃及人民以和平的方式表达了对独立的强烈渴望。英国殖民政府对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这并没有扑灭埃及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焰。
在埃及人民的持续斗争下,1922年,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英国仍然保留了在埃及的一些特权,如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等。
(三)运动影响
1. 对埃及的影响
华夫脱运动是埃及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民主运动。它使埃及获得了名义上的独立,这是埃及走向独立国家的重要一步。华夫脱党在运动中发挥了领导作用,成为埃及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运动也提高了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为埃及进一步争取完全独立和民主权利奠定了基础。
2. 国际影响
在国际上,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为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借鉴。它表明阿拉伯国家的人民可以通过组织政党、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来争取民族独立,对推动中东地区和其他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一)运动背景
1. 国内社会矛盾
20世纪初的墨西哥,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大地产制盛行,少数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广大农民却无地或少地。例如,一些大地主的土地面积达到数千公顷,而农民只能在狭小的土地上艰难维持生计或者沦为雇农。这种土地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农民生活困苦,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在政治上,墨西哥长期处于独裁统治之下,政治腐败,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农群众对这种状况极为不满,要求进行社会变革。
墨西哥的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赖农业和矿业等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2. 国际环境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墨西哥产生了严重影响。墨西哥的出口贸易锐减,经济受到重创。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需要进行内部改革以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同时满足国内各阶层对社会变革的需求。
(二)改革过程
1. 卡德纳斯的领导
1934 - 1940年,卡德纳斯担任墨西哥总统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卡德纳斯出身于平民家庭,他同情工农群众的疾苦,决心对墨西哥进行全面改革。
2. 改革措施
土地改革: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改革期间,政府共分配了近2000万公顷的土地给农民,建立了许多村社。这一措施使大量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国有化运动:实行石油、铁路、电力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化。例如,1938年,墨西哥政府将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这一举措增强了墨西哥的民族经济实力,使国家掌握了重要的经济命脉,摆脱了外国资本的控制。
政治改革:打击军事寡头势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卡德纳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了民主权利,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使墨西哥的政治更加民主和透明。
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政府增加了教育投入,建立了许多学校,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为墨西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影响
1. 对墨西哥的影响
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历史上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使墨西哥的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国有化运动增强了墨西哥的民族经济独立性,使国家在经济上更加自主。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为墨西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文化基础,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墨西哥逐渐走向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2. 国际影响
在国际上,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为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改革范例。许多拉美国家在面临类似的社会矛盾和国际环境时,借鉴了墨西哥的改革经验,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社会变革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都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时期的典型代表。这些运动反映了亚非拉人民对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社会进步的强烈渴望,对亚非拉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