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in

“in”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介词之一,同时也可作副词和形容词,核心语义围绕“时间、空间、状态、方式”四大维度展开,用法灵活且搭配广泛。

一、in的核心词性与用法

“in”的用法以介词为主(约占90%以上的使用场景),其次是副词和形容词,不同词性的功能和语义差异显著,需优先掌握介词用法。

(一)in作介词(Preposition):功能最丰富,表时间、空间、状态等

作为介词时,“in”后需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宾格),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定语或表语,核心覆盖六大场景:

1. 表“时间”:描述“在某个时间段内、某个时间点之后”

这是“in”最基础的用法之一,需根据“时间段长度”(年/月/季节/上午下午/泛指时间段)区分具体搭配,关键是“不强调精确到某一天”(精确到天用“on”,点时间用“at”)。

后接“年/月/季节”:表示“在某年/某月/某季节”,时间段范围较广,无具体日期。

例:He was born in 1995.(他1995年出生。——后接年份);

We usually go hiking in October.(我们通常在十月去徒步。——后接月份);

It often rains in spring.(春天经常下雨。——后接季节,注意:季节前不加冠词,如“in winter”而非“in the winter”,特指某一年的季节可加the,如“in the winter of 2023”)。

后接“上午/下午/晚上”:表示“在一天中的某个时段”,固定搭配为“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需加定冠词the),区别于“at night”(夜晚用at)。

例:I usually read books in the morning.(我通常早上看书。——上午用in);

They often have dinner together in the evening.(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吃晚饭。——晚上用in)。

后接“时间段”:表示“在……之后”(用于将来时)或“在……内”(用于过去时/现在时),强调“时间跨度内的动作”。

例1(将来时,表“之后”):He will come back in an hour.(他一小时后回来。——“in + 时间段”表“从现在起多久之后”,仅用于将来时);

例2(过去时,表“内”):She finished the work in 30 minutes.(她30分钟内完成了工作。——“in + 时间段”表“在某个时长内完成动作”,用于过去时)。

后接“泛指时间段”:如“in the past/ future”(在过去/未来)、“in one’s life”(在某人的一生中),描述“非具体的时间范围”。

例:In the past, people used letters to communicate.(过去,人们用信件沟通。——“in the past”表“过去的某个时期”);

He want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his life.(他一生想环游世界。——“in his life”表“在他的人生中”)。

2. 表“空间/位置”:描述“在……内部、在……范围里、在……环境中”

核心是“强调处于某个封闭/有边界的空间内”,区别于“on”(在表面)和“at”(在具体点位置),常见搭配分三类:

后接“具体地点(有内部空间)”:如房间、建筑物、城市、国家、容器等,表“在该空间内部”。

例:She is reading in the room.(她在房间里看书。——房间是封闭空间,用in);

There are many museums in Beijing.(北京有很多博物馆。——城市是大范围空间,用in);

Put the sugar in the bowl.(把糖放进碗里。——碗是容器,内部空间用in)。

后接“抽象范围/领域”:如学科、行业、群体、话题等,表“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

例:He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他在IT行业工作。——“IT industry”是行业范围,用in);

She is good at math, especially in algebra.(她数学很好,尤其是代数方面。——“algebra”是数学的分支范围,用in);

We had a discussion in English.(我们用英语进行了讨论。——“English”是语言范围,表“用某种语言”,此处也属抽象空间延伸)。

后接“自然环境/场景”:如森林、沙漠、雨/雪/风等,表“处于该自然环境中”。

例:They got lost in the forest.(他们在森林里迷路了。——森林是自然空间,用in);

It’s raining heavily—don’t go out in the rain.(雨下得很大,别在雨中出去。——“in the rain”表“在雨中”,自然场景用in)。

3. 表“状态/情况”:描述“处于某种状态、穿着某种衣物、处于某种情绪中”

核心是“强调主语当前的状态或属性”,后接名词(多为抽象名词),构成“in + 名词”结构,在句中作表语或定语。

表“身体/精神状态”:如健康、情绪、睡眠等状态。

例:He is in good health.(他身体很好。——“in good health”表“健康状态”,作表语);

She was in a bad mood because of the bad news.(因为坏消息,她心情很差。——“in a bad mood”表“情绪状态”,作表语);

The baby is still in bed.(宝宝还在睡觉。——“in bed”表“卧床状态”,固定搭配)。

表“穿着/打扮”:后接衣物、颜色等,表“穿着某种衣物或带有某种颜色”,相当于“wearing”。

例:She looks beautiful in red.(她穿红色衣服很好看。——“in red”表“穿红色衣物”,作状语);

The man in a black coat is my father.(穿黑色外套的男人是我爸爸。——“in a black coat”作定语,修饰“the man”)。

表“抽象状态”:如“在困难中、在工作中、在进行中”等。

例:They are in trouble and need our help.(他们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帮忙。——“in trouble”表“处于困境中”);

The project is still in progress.(项目仍在进行中。——“in progress”表“进行中的状态”)。

4. 表“方式/手段”:描述“用某种语言、材料、方式做某事”

核心是“通过某种工具或方法完成动作”,后接名词(如语言、材料、媒介等),区别于“by”(后接动作/工具,如“by car”)。

表“用某种语言”:如“in English/Chinese”,表“用该语言交流、书写”。

例:Can you write a letter in French?(你能用法语写一封信吗?——“in French”表“用法语”);

They talked to each other in Japanese.(他们用日语互相交谈。——“in Japanese”表“用日语”)。

表“用某种材料”:如“in ink/pencil”(用墨水/铅笔)、“in wood”(用木头),表“制作或书写的材料”。

例:Please write your name in pencil first.(请先用铅笔写下你的名字。——“in pencil”表“用铅笔书写”);

The table is made in wood.(这张桌子是用木头做的。——“in wood”表“用木头材料”,也可写作“made of wood”,但“in”更强调“材料的使用方式”)。

表“用某种方式”:如“in a hurry”(匆忙地)、“in silence”(沉默地),表“动作的伴随方式”。

例:He left the room in a hurry.(他匆忙地离开了房间。——“in a hurry”表“匆忙的方式”,作状语);

They walked along the street in silence.(他们沉默地沿着街道走。——“in silence”表“沉默的方式”,作状语)。

5. 表“包含/涉及”:描述“在……范围内包含某事物,或涉及某方面”

核心是“整体包含部分”,后接名词(多为整体概念),相当于“including”或“involving”。

例:There are 50 students in our class.(我们班有50名学生。——“our class”是整体,“50 students”是其中的部分,用in表包含);

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chapter.(这本书很有趣,尤其是第一章。——“the first chapter”是书的一部分,用in表涉及某部分);

He made a mistake in his calculation.(他在计算中犯了一个错误。——“his calculation”是整体动作,“mistake”是其中的问题,用in表涉及某方面)。

6. 表“比例/数量”:描述“在……数量中占比,或每……有多少”

核心是“数量关系中的部分与整体”,后接数词或表示数量的名词,常见搭配为“in + 数词 + s”(表“每……”)。

例:Three in ten students like playing chess.(十分之三的学生喜欢下棋。——“three in ten”表“十分之三”,比例关系);

This kind of computer is sold at 5000 yuan in China.(这种电脑在中国的售价是5000元。——“in China”表“在中国范围内的价格”,也属数量场景延伸);

Cars pass by in hundreds every hour.(每小时有数百辆汽车经过。——“in hundreds”表“以数百为单位”,数量描述)。

(二)in作副词(Adverb):表“在内部、进入、在家”,无宾语

作为副词时,“in”不接名词,单独使用或与动词搭配,核心语义是“空间或状态的‘向内’或‘在内部’”,常见于以下场景:

表“在内部/在里面”:对应介词“in”的空间含义,但无宾语,强调“位置状态”。

例:The door is open—please go in.(门开着,请进去。——“go in”表“进入内部”,in是副词,无宾语);

Is anyone in?(有人在里面吗?——口语中表“在房间/室内”,in是副词)。

表“在家/在工作单位”:口语中简化表达,相当于“at home”或“at work”。

例:My mother is in today.(我妈妈今天在家。——“is in”表“在家”,副词用法);

He won’t be in until 3 p.m.(他下午3点前不会在单位。——“be in”表“在工作单位”,副词用法)。

表“(火、灯等)燃烧/亮着”:描述设备或自然现象的“运行状态”,相当于“on”(但“in”更侧重“持续燃烧”,如火焰)。

例:The fire is still in.(火还在烧着。——“is in”表“燃烧状态”,副词用法);

All the lights are in—don’t forget to turn them off.(所有灯都亮着,别忘了关。——“are in”表“灯亮着”,口语中常用,正式场景用“are on”)。

(三)in作形容词(Adjective):表“流行的、时髦的”,仅作表语

作为形容词时,“in”是口语化用法,仅用于系动词(be/look等)后作表语,含义为“符合当前潮流、时髦的”,反义词是“out”(过时的)。

例:Short hair is in this year.(今年短发很流行。——“is in”表“流行的”,形容词用法);

That style of clothes looks in now.(那种风格的衣服现在看起来很时髦。——“looks in”表“看起来时髦”,形容词用法);

Her new bag is so in—many girls want one.(她的新包太时髦了,很多女孩都想要。——“is so in”表“非常流行”,口语化表达)。

二、in的常见短语及用法

“in”的短语数量极多,核心围绕其介词用法延伸,以下是日常交流和考试中高频出现的10类短语,需结合语境记忆固定搭配:

1. in order to / in order that:“为了……”(表目的)

核心含义:二者均表“动作的目的”,区别在于“in order to”后接动词原形(不定式),“in order that”后接完整句子(从句),可互换(但从句需加情态动词,如can/will)。

例:She studies hard in order to pass the exam.(她努力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in order to + 动词原形”);

She studies hard in order that she can pass the exam.(她努力学习,以便能通过考试。——“in order that + 从句”,从句加情态动词can);

注意:口语中可省略“in order”,直接用“to”或“that”,但“in order to/that”更正式,强调目的。

2. in front of / in the front of:“在……前面”(表位置,易混淆)

核心区别:

“in front of”:表“在某物体外部的前面”(二者是独立的两个事物,如“房子前面有一棵树”);

“in the front of”:表“在某物体内部的前面”(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汽车前排有个袋子”)。

例: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房子前面有一棵树。——树在房子外部,用in front of);

The driver sits in the front of the car.(司机坐在汽车的前排。——前排在汽车内部,用in the front of)。

3. in addition (to):“此外;除……之外”(表补充)

核心含义:“in addition”单独使用,作状语,表“补充一个新信息”;“in addition to”后接名词/代词,表“除了某事物之外,还有另一事物”,相当于“besides”。

例:He likes reading. In addition, he likes playing sports.(他喜欢读书,此外,他还喜欢运动。——“in addition”单独作状语);

In addition to English, he can speak French.(除了英语,他还会说法语。——“in addition to + 名词”,表“除……之外还有”)。

4. in fact / in reality:“事实上;实际上”(表强调或纠正)

核心含义:二者均表“对前文内容的强调或纠正,说明真实情况”,可互换,在句中作插入语(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末,用逗号隔开)。

例:In fact, he doesn’t like coffee at all.(事实上,他根本不喜欢咖啡。——句首作插入语,纠正“他喜欢咖啡”的误解);

She seems quiet, but in reality, she is very outgoing.(她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她很外向。——句中作插入语,强调真实性格)。

5. in charge of / in the charge of:“负责;掌管”(表职责,易混淆)

核心区别:

“in charge of”:主语是“负责人”,表“某人负责某事物”(主动);

“in the charge of”:主语是“被负责的事物”,表“某事物由某人负责”(被动)。

例:Mr. Li is in charge of the project.(李先生负责这个项目。——主语是人,主动负责,用in charge of);

The project is in the charge of Mr. Li.(这个项目由李先生负责。——主语是事物,被动被负责,用in the charge of)。

6. in time / on time:“及时;按时”(表时间,易混淆)

核心区别:

“in time”:表“在某个动作发生之前赶到,没有迟到”(强调“赶得上”);

“on time”:表“在规定的时间点到达或完成,不早不晚”(强调“守时”)。

例: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 in time to catch the train.(我们及时赶到车站,赶上了火车。——赶得上火车,用in time);

She always finishes her work on time.(她总是按时完成工作。——按规定时间完成,用on time)。

7. in case / in case of:“以防;万一”(表假设)

核心含义:二者均表“预防某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区别在于“in case”后接完整句子(从句),“in case of”后接名词/代词(如 emergency, rain 等)。

例:Take an umbrella in case it rains.(带把伞,以防下雨。——“in case + 从句”,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In case of emergency, call this number.(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拨打这个电话。——“in case of + 名词”,表“万一……”)。

8. in detail:“详细地”(表程度)

核心含义:表“对某事物进行详细的描述或说明”,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动词(如 talk, explain, describe 等)。

例:She explained the plan in detail.(她详细地解释了这个计划。——“in detail”修饰动词“explained”,表“详细解释”);

We talked about the problem in detail during the meeting.(会议期间,我们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in detail”修饰动词“talked”,表“详细讨论”)。

9. in common:“共同地;有共同之处”(表共性)

核心含义:表“两个人或事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特征、兴趣或经历”,常见搭配为“have sth in common”(有共同的……)、“in common with sb”(与某人一样)。

例:They have many hobbies in common.(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have hobbies in common”表“有共同爱好”);

In common with her mother, she likes playing the piano.(和她妈妈一样,她喜欢弹钢琴。——“in common with sb”表“与某人有共同之处”)。

10. in the end / at the end (of):“最后;在……末尾”(表时间/位置,易混淆)

核心区别:

“in the end”:单独使用,表“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的结果”(时间上的“最后”),相当于“finally”;

“at the end (of)”:后接名词(如 month, road, book 等),表“在某事物的末尾或终点”(时间或位置上的“末端”)。

例:In the end, they decided to stay at home.(最后,他们决定待在家里。——时间上的最终结果,用in the end);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we will have a holiday.(在月底,我们会有一个假期。——时间上的末尾,用at the end of);

There is a park at the end of the road.(路的尽头有一个公园。——位置上的终点,用at the end of)。

三、in的用法注意事项

1. 区分“in”与“on”“at”的时间/空间用法:

时间上:in(年/月/季节/上午下午)、on(具体某一天,如on Monday)、at(点时间,如at 3 p.m.);

空间上:in(内部)、on(表面,如on the table)、at(具体点位置,如at the station)。

2. “in + 时间段”的时态限制:

仅当“in + 时间段”表“多久之后”时,用于将来时(如“in a week”一周后,用will);表“多久内”时,可用于过去时或现在时(如“in 10 minutes”10分钟内,用过去时finished)。

3. 易混淆短语的语义差异:

如“in front of”(外部前面)与“in the front of”(内部前面)、“in charge of”(主动负责)与“in the charge of”(被动被负责),需通过“整体与部分”“主动与被动”的逻辑区分。

4. 口语与书面语的用法差异:

“in”作形容词(表流行)、副词(表在家)均为口语用法,正式写作(如论文、报告)中需用“popular”“at home”替代;短语如“in fact”可用于正式场景,“in a hurry”则口语和书面语通用。

英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