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感情色彩

褒义词变为贬义词

1. 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常含自谦之意,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 爪牙:古义指勇士、武将,是褒义词,如“祈父!予王之爪牙”;今义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是贬义词。

3. 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4.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放弃、损害某些利益。

5. 乖:古义指偏执、不顺服,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是“听话”“安顺”之义,褒义。

6. 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是中性词或略带褒义;今义指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有的统治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含贬义。

7. 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中性词。

8. 锻炼:古义指冶炼金属或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如“锻炼之吏,持心近薄”;今义指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也有“磨练”的意思,原义略带褒义,今义更强调积极的提升。但在“锻炼周纳”中,古义有罗织罪名、陷害人的意思,今义已无此负面含义。

9. 狱:古义指案件、官司,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义指监狱,关押犯人的地方,贬义。

10. 恨:古义指遗憾、不满,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指仇恨、怨恨。

贬义词变为褒义词

1. 无赖:古义指顽皮、淘气,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今义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贬义。

2. 乖张:古义指偏执、不顺服,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指性格与众不同,有些古怪,但不一定是贬义,有时甚至带有独特、有个性的意味。

3. 泼辣:古义指凶悍、蛮横,如“这个媳妇太泼辣”;今义指女性勇敢、有魄力、直爽,褒义。

4. 骄傲:古义指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如“骄傲使人落后”;今义有时也指自豪,如“我为祖国的繁荣而骄傲”,带有褒义。

5. 疯狂:古义多表示精神失常、发疯,如“疯狂之人,不可理喻”;今义有时可形容人对某事物极度热爱、投入,如“他对音乐很疯狂”,有一定的积极色彩。

6. 卑鄙无耻:古义中“卑鄙”虽有地位低、见识浅的意思,但“卑鄙无耻”整体感情色彩并不强烈;今义则是强烈的贬义词,形容人品德极其恶劣。

7. 明哲保身:古义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是中性词;今义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含贬义。

8. 勾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中性词;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贬义词。

9. 衣冠禽兽:古义指官员的服饰和所佩戴的动物标志,是身份的象征,中性词;今义指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贬义词。

10. 大放厥词:古义指铺陈辞藻,畅所欲言,中性词;今义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1. 祥:古义指吉凶的预兆,如“是何祥也?吉凶焉在”,中性词;今义多指吉祥,褒义。

2.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如“其臭如兰”;今义专指难闻的气味,与“香”相对,贬义。

3. 色:古义指脸色,如“太后之色少解”;今义指颜色、景色、女色等,中性或根据具体语境有褒贬之分。

4. 走狗:古义指猎犬,中性词;今义指受人豢养的爪牙、帮凶,贬义词。

5. 党:古义指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党,或指亲族、集团等,中性词;今义指政党或为私利而结成的集团,有时含贬义。

6. 汤:古义指热水,如“媵人持汤沃灌”;今义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汤水,中性词。

7. 左右:古义指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今义指方位名词,中性词。

8. 首领:古义指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中性词。

9. 地方:古义指土地方圆,如“今齐地方千里”;今义指某一区域,中性词。

10. 行李:古义指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义指行装,中性词。

阅读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

文言文:古今异义-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