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移就(转借、移状、移用)
一、定义
移就也称“转借”“移状”“移用”,是当甲乙两事物连在一起时,把原来属于甲事物的性状词语移用到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格.
二、分类
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寂寞”本是人的感受,用来描写“梧桐树”,衬托出人的孤寂。
移物于人: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如“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铁青色”本是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
移甲物于乙物: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像“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苍白”本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移用来修饰“日子”,使日子具有了感情色彩。
阅读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
修辞手法:移就(转借、移状、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