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互文

一、定义

互文是古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在相邻的句子或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需瞻前顾后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理解其真正意思.

二、类型

同句互文:指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

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将军和壮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而不是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归来了。

排句互文:指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且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在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隔句互文: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应理解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

中考真题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互文)专题练习 :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此时的莫愁湖是“人行即从花下过,人停即在花中坐”。(引用、对偶)B.历史是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比喻)C.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引用、设问)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偶、互文)答案:C 。解析:C项没有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该句使用的是引用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题目:下列诗句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答案:无答案 。解析:题干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A项“秦时明月汉时关”、B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C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均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D项“烟笼寒水月笼沙”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以没有答案。

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互文修辞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答案:C 。解析:A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了互文,意思是将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B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使用了互文,意思是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贴上花黄;D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使用了互文,意思是雄兔和雌兔的脚都扑朔,眼睛都迷离,难以分辨雌雄;C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没有使用互文,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木兰的战功和赏赐之多 。

高考真题

202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 :

题目:杜甫《客至》中“  ,  ”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答案: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花径不曾因为客人到来而清扫,今天才为你清扫;蓬门不曾因为客人到来而打开,今天才为你打开,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

题目: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互文手法,写蜀地生存环境恶劣,同时也暗示蜀地势力纷争不断。答案: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守关的将领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的人,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暗示了蜀地的险要和易守难攻,以及守关将领的重要性。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宛如从远古传来的梵音,让人心神荡漾。而街头巷尾飘来的阵阵饭香,混合着钟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盛宴之中。”这句话中虽未直接考查互文,但与通感等其他修辞手法一起考查了对句子的赏析等内容。如果从互文角度看,其可启示我们理解一些类似的表达中词语间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等关系,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文意和情感 。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真题:在《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其具体的表达效果是  。答案: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主客下马上船,本该饮酒作乐,但却没有音乐相伴,更突出了饯别之时的凄凉、寂寞之情。解析:“主人下马客在船”不能理解为只有主人下马,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然后上船,通过互文的手法,强调了主客一同的动作和所处的场景,为下文没有音乐相伴的凄惨之状做了铺垫,更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

阅读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

修辞手法: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