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 叙述

定义和作用: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的陈述。它能够清晰地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使读者对所描述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介绍中国的文章中,叙述可以用于讲述中国的历史变迁、重大事件等内容。

示例:“中国古代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从夏朝开启家天下的统治模式,到商朝的甲骨文记录下早期文明的印记,再到周朝的分封制构建起庞大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这是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的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等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2. 描写

定义和作用: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它可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场面描写。

示例

人物描写:“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人形形色色。一位维吾尔族的商人,头戴色彩斑斓的小花帽,帽檐下那双深邃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身着宽松的长袍,腰间束着彩色的腰带,正操着熟练的汉语与来自远方的客人热情地交谈,推荐着自己带来的精美丝绸和香料。”

环境描写:“清晨,黄山的云海如同汹涌的波涛,在山峦间翻腾。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中的岛屿。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给云海镶上了一层金边。山间的松树,或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伸展在山谷之中,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

场面描写:“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热闹非凡。庙会上人山人海,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服饰。这边,舞龙的队伍气势磅礴地穿过人群,龙身随着舞者的动作上下翻飞,龙头上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那边,卖糖人儿的手艺人周围围满了孩子,只见他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糖人儿就出现在眼前,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

3. 抒情

定义和作用:抒情是作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抒情可以使文章充满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示例

直接抒情:“啊,中国!我为你悠久的历史而自豪,为你壮丽的山河而倾心,为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而热血沸腾。”

间接抒情:“当我踏上长城的古老砖石,望着那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巨龙,心中涌起一股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这长城,凝聚着多少汗水与智慧,它不仅仅是一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精神的象征,让人不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感到骄傲。”

4. 议论

定义和作用: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可以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

示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但这种观点是短视的。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诚信、仁爱、孝道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中,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故宫文创产品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5. 说明

定义和作用:说明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等进行解说。在介绍中国的文章中,说明可以用于介绍中国的地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示例:“中国的高铁是现代交通的杰出代表。它采用了先进的高速列车技术,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左右。高铁线路的建设经过了精确的勘测和设计,采用了无缝钢轨等技术,以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性。车内设施齐全,有舒适的座椅、先进的空调系统和完善的安全设施,为乘客提供了优质的出行体验。高铁的发展不仅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阅读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