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概括文章主旨
一、从标题入手
1. 直接揭示主旨的标题
有些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了主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标题就暗示了文章主旨是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展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阅读文章时可以围绕标题中的关键信息,如“背影”,去寻找文中相关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如父亲在火车站为“我”送别的场景中,艰难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和爱。
2. 象征或隐喻主旨的标题
像鲁迅的《药》,标题具有象征意义。“药”象征着拯救民族命运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故事,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以及需要寻找真正能拯救社会的“药”(新的革命思想和方式)的主旨。
二、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
1. 开头点明主旨
很多文章会在开头就点明主题。例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开篇就提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直接阐明了文章主旨是阐述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 结尾升华主旨
有些文章在结尾处升华主题。比如,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结尾处“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通过丑小鸭变成天鹅后的心态描写,升华了主旨,即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并提炼主旨
1. 记叙文主旨归纳
对于记叙文,先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起因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我”被困在悬崖上不敢下来;经过是父亲来到悬崖下鼓励“我”,指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结果是“我”成功脱险,并从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这次经历,告诉读者面对困难时,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去克服。
2. 议论文主旨归纳
议论文的主旨通常是作者的观点。在阅读时,要找出中心论点。例如,在《敬业与乐业》中,作者梁启超开篇就提出“有业之必要”,接着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文章主旨就是论述人们应该有业、敬业和乐业的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待职业态度的思考。
3. 说明文主旨归纳
说明文的主旨主要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以《苏州园林》为例,文章围绕苏州园林展开,详细说明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总体特征,包括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方面,主旨就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
四、关注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1. 抒情语句体现主旨情感倾向
抒情语句能够直接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在杨朔的《荔枝蜜》中,“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些抒情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蜜蜂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也暗示了文章主旨是赞美像蜜蜂一样默默奉献的人。
2. 议论语句点明或深化主旨
议论语句往往能够点明或深化主旨。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句,点明了作者的政治抱负,深化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观。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模板
一、记叙文
1. 通过描写(人物)……(事件),如(简单概括关键情节),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观点),揭示/反映了(社会现象/人生道理)。
例如: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如他对老师的观察、对学习态度的转变等,表达了他对母语的热爱和对国土沦陷的悲愤,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精神和文化的伤害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
2. 文章以(主要事件)为线索,叙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例如: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叙述了“我”把羚羊木雕送给好友万芳,父母却让“我”要回木雕的过程,体现了“我”重视友情的性格特点和父母重财轻义的观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亲情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孩子内心世界应给予尊重的呼吁。
二、说明文
1. 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运用(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理),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具体的认识/了解)。
例如:文章围绕故宫博物院,运用列数字(如“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打比方(如“宫城呈长方形,它的布局就像一个巨大的‘回’字”)等说明方法,说明了故宫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严谨等特征,使读者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风貌和建筑特色有了清晰的认识。
2. 本文主要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事理),从(几个方面,如结构、功能等)进行介绍,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相关知识/认识其重要性)。
例如:本文主要说明了智能手机的多功能性,从其通讯功能、娱乐功能(如游戏、视频播放)、学习功能(如学习软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智能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和重要性。
三、议论文
1.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通过(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列举了(论据,如事例、名言等)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了(中心论点)的重要性。
例如:文章开篇提出“学贵有疑”的中心论点,接着通过举例论证,列举了哥白尼怀疑“地心说”而创立“日心说”的事例,又通过道理论证引用了“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的名言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结论,强调了怀疑精神对于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2. 作者针对(论题),阐述了(观点),通过(分析论证),意在告诉读者(道理/启示)。
例如:作者针对“挫折对人的成长是否有益”这一论题,阐述了挫折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成长有益的观点,通过分析挫折能磨炼意志、增长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证,意在告诉读者要正确看待挫折,把挫折当作成长的机遇。
中考真题
1.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文章写了主人公在社区帮助老人的经历,概括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主人公在社区帮助老人的过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表达帮助他人的快乐和社区邻里互助的温暖氛围,倡导大家积极参与社区互助活动。
解析:文本中主人公帮助老人的情节展现关爱,从这些情节和整体氛围中提炼出主旨。
2. 202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阅读文章,概括讲述学生和老师之间一段特殊经历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特殊经历,展现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对老师的感恩,反映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解析:根据文本里师生互动的情节,如老师的教导、学生的感受等内容来概括主旨。
3.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文章写了兄妹俩在乡下度过暑假的故事,概括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兄妹俩在乡下暑假的生活经历,展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纯真的亲情,表达对乡村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兄妹之间相互陪伴的珍贵,体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难忘。
解析:从文本对乡村环境描写和兄妹互动情节入手,概括出关于乡村、亲情和童年的主旨。
4.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请概括文本写主人公在登山过程中自我挑战的故事主旨。
答案:主旨是主人公在登山过程中不断自我挑战,体现了人的毅力和对自我极限的突破,表达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战胜自我后的成就感,启示人们要勇于挑战自我。
解析:依据主人公登山时克服困难的情节和心理变化,提炼出关于自我挑战的主旨。
5.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概括文章写母亲鼓励孩子学习绘画的故事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母亲鼓励孩子学习绘画的故事,展现母爱的支持和鼓励作用,体现孩子在母亲鼓励下对梦想的坚持,表达亲情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对母爱伟大的赞美。
解析:从母亲的鼓励行为和孩子的成长变化来概括主旨。
6.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阅读文章,概括讲述邻里之间相互关照的故事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邻里之间相互关照的故事,体现邻里情的温暖和珍贵,表达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互相关爱。
解析:根据文中邻里互相帮助的情节,总结出关于邻里情的主旨。
7.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文章写了一位老人坚持做传统手工艺品的故事,概括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老人坚持做传统手工艺品的故事,展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老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传统技艺的责任感,体现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解析:从老人的坚持行为和手工艺本身的价值角度概括主旨。
8.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概括文本写同学们在校园文化节中的经历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同学们在校园文化节的经历,展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青春活力,表达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体现团结协作等校园精神。
解析:结合文本中校园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和学生在其中的表现来概括主旨。
9.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请概括文章写一位清洁工默默奉献的故事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清洁工默默奉献的故事,展现平凡劳动者的伟大,表达对默默付出的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体现每一个岗位都有其价值的观念。
解析:从清洁工的工作状态和作者对其的情感态度来概括主旨。
10. 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
题目:概括文章写主人公在旅行中感悟人生的故事主旨。
答案:主旨是主人公在旅行过程中通过所见所闻感悟人生,体现旅行对个人成长和思想启迪的作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反映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解析:根据主人公旅行中的感悟和变化来概括主旨。
高考真题
1. 2023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乡村教师的生活,展现了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希望,试概括小说主旨。
答案:小说主旨是通过乡村教师坚守岗位、努力教学的经历,反映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等困境,同时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展现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表达对乡村教育工作者的赞美和对乡村教育未来的期待。
解析:从文本中乡村教师面临的诸如教学设施简陋、学生家庭观念等诸多困境,以及教师认真授课、学生有所成长这些体现希望的情节进行提炼,从而概括出主旨。
2. 2023年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文章围绕一位老工匠修复文物的故事展开,概括文章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老工匠精心修复文物的过程,展现其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表达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赞美。
解析:文本详细描述了老工匠修复文物时的专注、坚持传统工艺等细节,这些体现了工匠精神。并且从更宏观角度可以看出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一主题的强调。
3. 2023年新课标Ⅲ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请概括小说讲述年轻人在城市打拼中回忆故乡的故事所体现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年轻人在城市的艰难打拼过程中对故乡的回忆,体现了城市生活的压力与迷茫,更表达出故乡在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作用,反映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归属感的追寻。
解析:文中年轻人在城市的遭遇体现了压力和迷茫,而回忆故乡部分则凸显了故乡的精神价值,综合这些内容可概括出主旨。
4. 2022年全国甲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概括文本叙述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对母亲情感变化的故事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作家在不同阶段对母亲情感的变化,如年少时的不解、成长后的理解和愧疚等,展现亲情的复杂与深沉,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
解析:梳理文本中作家不同时期对母亲的情感细节,从这些变化中提炼出关于亲情和自我成长的主题。
5. 2022年全国乙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小说写了主人公在战争年代的经历,概括文章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主人公在战争年代的挣扎求生、坚守信念的经历,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坚韧,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在战争中坚守正义和人性光辉的赞美。
解析:文本对战争场景和主人公遭遇的描写体现残酷,而主人公的坚持等细节体现人性坚韧,从这些方面概括出主旨。
6. 2021年全国甲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文章讲述了一个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的故事,概括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团队在科研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但依然坚持不懈的故事,展现科研工作者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团队协作力量,表达对科技创新精神的赞美和对科学探索的肯定。
解析:依据文本中科研团队面对困难的情节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提炼出关于科研精神和团队合作的主旨。
7. 2021年全国乙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概括小说写主人公在古镇寻找旧时光的故事所传达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主人公在古镇寻找旧时光的过程中,体现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表达人们在时代变迁中对记忆中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对文化根脉的眷恋。
解析:从主人公寻找旧时光的行为挖掘其背后的情感,即对传统的怀念,再结合文中对社会变迁的暗示,得出主旨。
8. 2020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这篇散文通过描述作者对土地的情感,概括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作者对土地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描写,如眷恋、敬畏等,表达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体现土地对人的滋养和人对土地的感恩,反映土地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生命意义。
解析:从文本中作者对土地的多种情感表达以及涉及土地文化意义的内容进行归纳,得出主旨。
9. 2020年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请概括文本写一群手工艺人传承手艺的故事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描写手工艺人坚守传统手艺,代代传承的故事,展现传统手艺的魅力和手工艺人的执着精神,表达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担忧和对传承者的敬意,强调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性。
解析:文中手工艺人的坚守体现执着,传承过程中的困难等体现担忧,综合这些概括主旨。
10. 2019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题目:概括小说讲述渔夫在海上冒险的故事所蕴含的主旨。
答案:主旨是通过渔夫在海上冒险的经历,展现人与自然的抗争与依存关系,体现渔夫的勇敢和对生活的不屈精神,表达对生命顽强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解析:从渔夫与海的对抗情节体现抗争,而渔夫对海的依赖等体现依存,再结合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