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展禽论祀爰居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注释:

1. 展禽:即柳下惠,名获,鲁国的大夫。

2. 爰居:海鸟名,栖于海岛。

3. 臧文仲:名辰,鲁国的执政大夫。

4. 越:越礼。

5. 大节:大礼。古人把祭祀和打仗看成国家的两件大事。

6. 政之所成也:意为礼制是政治取得成功的关键。

7. 法施于民:创制的法规有恩惠于民众。

8. 以死勤事:为国事勤劳而死。

9. 以劳定国:为安定国家而有劳绩。

10. 捍大患:阻止大祸患。

11. 族:类。不在祀典:不在祭祀法典之列。

12. 烈山氏:神农帝号,传说他生于烈山的石穴,因以称之。

13. 柱:烈山氏的后世子孙,因善于种植五谷和蔬果,因而做了农官。

14. 弃:周人的始祖,善于种植。

15. 共工氏: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因任水官,故以共工氏称之。

16. 伯(bà):通“霸”。九有:九域,即九州之地。

17. 后土:共工氏的后世子孙,名句龙,曾辅助黄帝做土官,后世祀他为土神。

18. 颛顼(zhuān xū):传为古代帝王,黄帝之孙,号高阳氏。能修之:能继续完成黄帝的事业。

19. 帝喾(kù):传为黄帝之曾孙,尧之父,号高辛氏,能通天文历法。

20. 三辰:指日、月、星。

21. 单:尽。均:平。仪:善。

22. 野死:指舜因征有苗而死于苍梧之野。

23. 鲧(gǔn):传为颛顼之后,禹之父。殛(jí):诛。

24. 契:传为帝喾之子,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始祖。司徒:掌教化之官。民辑:人民融洽相处。

25. 冥:契六世孙,夏时任水官。勤其官:辛勤地尽其职守。水死:死于水。

26. 汤:即成汤,契十四世孙。除其邪:指推翻夏桀,成为商开国君主。

27. 稷:即周人的始祖弃。

28. 文王:弃的裔孙,姓姬名昌。以文昭:以文德而著称。

29. 武王:文王之子,名发。秽:指残暴无道的纣王。

30. 禘: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祭典。

31. 祖:指祭祀开国之祖的祭祀。

32. 郊:古时在郊外祭天,也配祭祖先。

33. 宗:指祭祀宗族长。

34. 报:报答恩德的祭礼。

35. 帅:同“率”,遵循。

36. 质:信,信任。

37. 策:古代的写字用的竹简或木板。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译文:

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两天了。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人都去祭祀它。展禽说:“臧孙治理政事太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大法,而法度,则是政治取得成功的基础。所以应该慎重地制定祀典作为国家的常法。现今无缘无故地增加祀典,不是治理政事的正确方法。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不属于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蔬菜;夏朝建立以后,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后人祭祀他们,尊他们为谷神。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称为后土,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赋,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帝喾能按照日、月和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季节的顺序,使百姓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尧能尽力使刑法公平,成为百姓的准则;舜辛勤治理民事,死在苍梧之野;鲧堵洪水失败被处死;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契担任司徒时教化人民使他们和睦;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在水中;商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周文王以文德昭著;周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是能继承颛顼功业的人,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总共有禘、郊、祖、宗、报,这五种,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还有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百姓所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当作国家的大典,这实在不能算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无功而祭祀它,不是仁;自己不懂又不问,不是智。

这一年,海上常有大风,冬天则反常的暖和。臧文仲听到柳下惠的议论后说:“这的确是我的过错啊。柳下惠的话不能不认真遵守啊。”便让人把柳下惠的话写在三卿的简册上。

阅读理解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