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5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调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作用

生长素类调节剂

常见的有萘乙酸(NAA)、2,4 - D等。它们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如用一定浓度的NAA溶液浸泡插条基部,可提高扦插成活率;还能促进果实发育,如用一定浓度的2,4 - D溶液涂抹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获得无子番茄。

赤霉素类调节剂

如赤霉素(GA),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在芹菜栽培中,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芹菜植株,能使芹菜茎秆明显增高,提高产量;也可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休眠,用赤霉素处理一些需光种子或低温处理才能萌发的种子,可使其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萌发。

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

如6 - 苄基腺嘌呤(6 - BA),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在组织培养中,添加适量的6 - BA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与生长素共同使用可调节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器官分化;还能延缓叶片衰老,将6 - BA等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喷施到离体叶片上,可使叶片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

乙烯类调节剂

乙烯利是一种常用的乙烯释放剂,可促进果实成熟,如对香蕉、苹果等果实进行乙烯利处理,能加速果实的成熟过程,使其提前上市;也可促进雌花分化,在黄瓜等瓜类蔬菜种植中,用乙烯利处理可增加雌花数量,提高坐果率。

脱落酸类调节剂

如矮壮素等,可抑制细胞伸长,使植株矮壮,防止倒伏,在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中,合理使用矮壮素可使小麦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还能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在棉花种植中,使用脱落酸类调节剂可促进棉叶脱落,便于机械采收。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例

蔬菜水果的生产

在水果生产中,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常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葡萄种植中,使用赤霉素可使葡萄果粒增大,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在草莓种植中,用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处理可促进草莓果实的膨大,增加果实的重量。

在蔬菜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在番茄种植中,用生长素类调节剂蘸花,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在芹菜种植中,用赤霉素处理可增加芹菜的株高和产量,改善芹菜的品质。

大田作物的种植

在小麦种植中,使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控制小麦的株高,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在水稻种植中,用乙烯利处理可促进水稻的分蘖,增加有效穗数,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花卉的培育

在花卉培育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调节花卉的生长和开花时间。如用赤霉素处理牡丹、芍药等花卉,可促使其提前开花;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菊花,可延长菊花的花期,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调节剂和浓度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的植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调节剂。同时,调节剂的浓度也至关重要,浓度过高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浓度过低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2,4 - D在低浓度时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注意使用时间和方法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和方法对其效果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调节剂的作用特点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例如,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时,应在扦插前将插条浸泡在调节剂溶液中一定时间;在促进果实发育时,应在花谢后一定时间内进行处理。此外,不同的调节剂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可采用喷雾法,有的可采用涂抹法或浸泡法等。

关注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湿度等也会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一般来说,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调节剂的效果会更好。例如,在高温强光条件下,植物对乙烯利的吸收和反应速度会加快,因此在使用乙烯利时需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适当调整使用浓度和时间。

防止残留和污染

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调节剂在植物体内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同时,使用后要注意妥善处理剩余的调节剂和包装物,防止对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基础

高中生物 5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调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