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0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的一般步骤
1.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确定想要了解的关于周边生物的哪些信息,例如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以及明确要调查的具体区域和生物类型。
2.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安排调查人员的分工等。
3. 实施调查:按照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认真观察、记录所发现的生物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等信息。
4.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对记录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 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调查方法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所有个体进行全面调查,这种方法能够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适用于调查范围较小、调查对象个体较少的情况,如调查校园内某一花坛中所有植物的种类。
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情况。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范围较大、调查对象数量众多的情况,如调查一片森林中某种树木的数量,可以在不同区域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调查。
调查注意事项
爱护生物资源:在调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造成破坏,不随意捕捉、伤害生物,不践踏植被等。
注意安全:如果调查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如野外的河流、山区等,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调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实记录:记录调查结果时要如实、准确,不能随意编造或篡改数据,对于不确定的生物种类,可以拍照或采集样本带回学校请教老师或查阅资料进行鉴定。
调查实例
校园生物调查:以校园为调查范围,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动物等生物。可以分组进行,一组负责调查植物,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另一组负责调查动物,观察校园中的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动物的种类和活动情况。通过调查可以了解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为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
公园生物调查:选择当地的公园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公园内的各种生物。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花卉、树木,以及栖息在公园中的鸟类、昆虫等动物。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体现了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学生可以增强对生物的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