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5 基因的本质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菌落光滑,有毒性,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荚膜,菌落粗糙,无毒性。

实验过程及现象: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并且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思路: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实验过程及现象:

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如果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材料: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在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尾部吸附在细菌的表面,然后将其内部的DNA注入到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细胞外。

实验过程及现象:

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³²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放射性同位素³⁵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

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³²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了细胞外;用³⁵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实验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噬菌体的DNA遗传的,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包括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以及部分病毒,如噬菌体等。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等。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经典实验,确凿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为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人们对基因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生物基础

高中生物 25 基因的本质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