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4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人类红绿色盲症
致病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人类红绿色盲症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B}Y,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为X^{b}Y。
女性只有在两条X染色体上都携带致病基因时才会患病,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因此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一般地说,红绿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即呈现隔代遗传的特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
致病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显性遗传病。
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d}X^{d},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d}Y。
由于致病基因是显性的,所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特点:
世代连续遗传: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指导优生优育: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为优生优育提供指导。例如,一对夫妇中,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男性正常,他们生育的子女中,女儿都正常,但有1/2是携带者;儿子有1/2是正常的,1/2是红绿色盲患者。如果女性是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正常,他们生育的子女中,女儿都是携带者,儿子都是红绿色盲患者。
指导育种工作:在养鸡业中,根据鸡的羽毛颜色的伴性遗传规律,可以进行早期性别鉴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例如,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控制,非芦花鸡羽毛为隐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用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F₁中雄鸡都是芦花鸡(Z^{B}Z^{b}),雌鸡都是非芦花鸡(Z^{b}W),这样在雏鸡阶段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来,从而实现早期性别鉴定。
伴性遗传丰富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遗传的复杂性。通过对伴性遗传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现象和疾病的遗传机制,还在医学、农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