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39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概念: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手碰到烫的东西会立即缩回,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反射现象。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能够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传导至效应器,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都无法正常进行。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例如,婴儿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失。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高级神经活动。例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并且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强化或消退。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从而建立起特有的条件反射。例如,当听到“酸梅”一词时,即使没有看到酸梅,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人类通过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学习、交流和创造等活动。

探究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实验材料:狗、食物、铃声、狗的唾液分泌装置等。

实验步骤:

1.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的反应。

2. 在给狗喂食前先响铃,然后再给狗喂食,如此重复多次,狗在听到铃声后会逐渐产生唾液分泌反应。此时,铃声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狗对铃声建立了条件反射。

3. 经过多次训练后,只响铃而不给狗喂食,观察狗的唾液分泌情况。如果狗仍然分泌唾液,说明条件反射已经建立成功;如果多次响铃后狗的唾液分泌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说明条件反射可以消退。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而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并且条件反射可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强化或消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等方式,使人体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生物基础

初中生物 39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