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1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的含水量高于陆生植物。植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含有水分,如新鲜的叶片含水量可达80%左右,幼嫩的根尖、茎尖等部位含水量可达90%以上。

水对植物体的生理作用: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都需要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将水分运输到各个器官,水分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同时也是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溶剂,能够将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的形态:植物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使细胞保持膨胀状态,从而使植物体保持直立姿态,叶片舒展,有利于接受光照和进行气体交换。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根毛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

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沿着导管向上运输,经过茎、叶等器官的导管,最终到达叶片等部位。除了导管运输水分外,在植物的木质部中还有管胞等细胞也参与水分的运输,但导管是水分运输的主要通道。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时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来说,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分别运输水分和有机物。

蒸腾作用的过程: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的水分,约99%以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到大气中,只有1%左右的水分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从细胞间隙通过气孔扩散到外界大气中,这个过程中,水分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它能够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同时也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保证了植物各器官对水分的需要。

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使无机盐随着水分的运输而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时,会带走叶片表面的热量,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灼伤,这对于在炎热的夏季保持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它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茎叶承接雨水,能够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土壤被侵蚀。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绿色水库”。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密切相关,它们通过自身的生理活动,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还对维持生物圈的水循环和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基础

初中生物 19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