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5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例如,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芹菜茎杆明显增高,增加产量。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在啤酒生产中,赤霉素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在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共同作用,促使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促进芽的分化。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较低时,则有利于根的分化。

延缓叶片衰老。将细胞分裂素施用于离体叶片,可明显延缓叶片的衰老过程,使叶片保持鲜绿。

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在秋天,树木的叶片逐渐衰老脱落,与脱落酸含量增加有关。

抑制种子萌发,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干旱、高盐等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使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以适应不良环境。

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成熟。如香蕉、苹果等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含量会明显增加,促进果实从硬变软、从绿变黄等一系列成熟变化。

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乙烯可促进菠萝等凤梨科植物开花,还可影响黄瓜等瓜类植物雌花的分化。

促进叶、花、果实脱落。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利用乙烯利等乙烯释放剂来促进果实脱落,便于机械采收。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在某些生理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例如,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也有协同作用,二者共同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在某些生理过程中作用相反。如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而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则促进侧芽生长,从而解除顶端优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实例:

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用赤霉素处理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提高芦苇的品质。

用青鲜素抑制马铃薯、大蒜等在贮藏期间发芽,延长贮藏期。

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使用次数等,以达到最佳的调节效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基础

高中生物 5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其他植物激素